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气管炎一般治疗是休息多饮水、戒烟,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平喘,细菌感染用合适抗生素,病毒感染除流感早期用奥司他韦外多对症;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缓解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戒烟,不同人群治疗管理有别,儿童用药谨慎,女性孕期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有基础病者要综合考虑基础病情况。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多饮水可以湿润气道,利于痰液排出。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患病期间应戒烟,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
对症治疗:
止咳:如果咳嗽无痰或少痰,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若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平喘: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沙丁胺醇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支气管痉挛。
抗感染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可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对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镇咳祛痰:同急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使用祛痰药如溴己新等,溴己新能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放,使黏液中的黏多糖纤维素裂解,降低痰液黏度,还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的恶心反射,反射性地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平喘: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类药物(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等)或β受体激动剂等。
缓解期治疗: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对于老年人,可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
预防感冒: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的几率,从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因流感病毒感染而急性加重的风险。对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流感疫苗进行接种。
戒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必须严格戒烟,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能明显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支气管炎的治疗和管理中需注意:儿童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特别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女性患者在孕期或哺乳期患支气管炎时,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在治疗支气管炎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使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对心脏病患者的心率等产生影响,需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