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常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组胺药物,特应性皮炎除上述外有口服抗组胺药及难治性重度用生物制剂,脂溢性皮炎有含焦油成分洗剂、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抗真菌药物,儿童用糖皮质激素选弱效防影响发育且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遵医嘱、抗组胺药按年龄体重调量,孕妇用皮炎药权衡选相对安全外用,老年人用外用药注意浓度剂型避免强效刺激。
一、接触性皮炎常用药物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
1.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弱效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等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减轻局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中强效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适用于中度炎症反应的接触性皮炎,但需注意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发挥抗炎作用,且不易引起皮肤萎缩,可用于轻中度接触性皮炎。
3.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接触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症状,口服给药,可改善患者不适。
二、特应性皮炎常用药物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用药物包括:
1.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根据病情程度选择,轻度患者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乳膏;中重度患者可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但需注意儿童、面部等特殊部位使用时的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应用导致皮肤不良反应。
2.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可用于特应性皮炎,尤其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处及儿童患者,能调节局部免疫,减轻炎症反应,且长期使用安全性相对较好。
3.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剧烈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儿童用药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4.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重度特应性皮炎,可使用度普利尤单抗等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阻断炎症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监测相关不良反应。
三、脂溢性皮炎常用药物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与皮脂分泌增多、马拉色菌定植等有关。常用药物包括:
1.含焦油成分的洗剂:如二硫化硒洗剂,可抑制表皮细胞增生,减少皮脂分泌,减轻头皮部位脂溢性皮炎的鳞屑、瘙痒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2.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短期使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控制局部炎症反应,但不宜长期使用,防止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3.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益康唑乳膏等,针对合并马拉色菌感染的脂溢性皮炎,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发挥作用,可改善皮肤红斑、鳞屑等表现。
四、特殊人群用药提示
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选择弱效制剂,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谨慎用于儿童,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注意药物的嗜睡等不良反应。
孕妇:孕妇使用皮炎药物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外用药物,如外用糖皮质激素需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避免使用具有潜在致畸风险的药物,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药物刺激性更易引起不适,使用外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浓度和剂型,避免使用强效刺激性强的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皮肤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