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惊厥发作时典型症状有全身性发作表现(意识改变、肢体抽搐、眼部及面部表现,持续短、伴发热),不同年龄段有特点(婴幼儿发作不典型、发热急骤,年长儿更似大发作、体温差异),有特殊情况(复杂型持续久、形式不典型等,低热惊厥少见),发作后意识恢复、有精神差等表现,需密切观察后续情况。
一、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1.全身性发作表现
意识改变:患儿会突然失去意识,表现为目光呆滞、呼之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会出现眼神发直的情况。例如,原本正在玩耍的婴幼儿,突然眼神变得空洞,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肢体抽搐:多为全身性的抽搐,表现为四肢僵硬、抽动,可呈对称性。常见的是四肢屈曲、抖动,有的患儿还会出现角弓反张的情况,即头向后仰,背部拱起。比如,患儿的双上肢伸直并抖动,双下肢也出现不自主的抽动。
眼部表现:双眼可能会上翻或凝视,眼球固定,这是比较典型的眼部症状。
面部表现:面部可能会出现面色发绀(嘴唇、指甲等部位颜色发紫)、牙关紧闭等情况。例如,面部肌肉紧绷,牙齿紧紧咬住,难以掰开。
2.发作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数秒至1-3分钟左右。对于6个月-5岁的儿童,发热惊厥大多持续时间较短,若超过5分钟则需要警惕是否为复杂型发热惊厥或其他疾病导致的惊厥。
3.体温情况:往往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多为突然高热引起惊厥发作。例如,患儿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39℃-40℃左右时发生惊厥。
二、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1.婴幼儿时期(6个月-2岁)
发作表现相对不典型:肢体抽搐可能不太对称,有的患儿可能只是一侧肢体轻微抽动,同时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比如,仅一侧上肢有轻微的抖动,而另一侧相对正常,但整体意识已经受到影响。
发热特点: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较为急骤,体温上升速度快,更容易在体温快速升高时出现惊厥。
2.年长儿时期(5岁以上)
发作表现更接近全身性大发作:意识丧失更为明显,肢体抽搐的幅度可能更大,全身性的表现更为典型。例如,四肢抽搐幅度较大,全身肌肉剧烈抖动。
发热特点:年长儿发热惊厥时体温可能相对稍低一些,但也多在38.5℃以上,不过个体差异较大。
三、特殊情况的表现
1.复杂型发热惊厥
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或者在24小时内有反复多次发作。例如,惊厥发作持续了10分钟以上还未缓解,或者一天内发作了2-3次。
发作形式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局限性抽搐,即仅一侧肢体或面部抽搐,而不是全身性抽搐。比如,只有一侧面部肌肉抽动,或者一侧下肢抽动。
神经系统检查可能有异常:在发作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单侧肢体无力等,但多数在数天内会恢复正常。
2.低热惊厥:部分患儿可能在体温不是很高时,如38℃左右就发生惊厥,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提示患儿的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较为敏感。
四、发作后的表现
1.意识恢复:惊厥停止后,患儿意识会逐渐恢复。一般在惊厥停止后几分钟内,患儿就会从昏迷或意识模糊状态转为清醒。例如,惊厥停止后1-2分钟,患儿开始有眼神交流,能回应家长的呼唤。
2.精神状态:发作后患儿可能会感到疲倦、嗜睡,精神状态较差。比如,原本活泼的孩子在惊厥后变得无精打采,想睡觉。
3.其他表现: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如果是复杂型发热惊厥,可能会有神经系统的短暂异常表现,如肌张力轻度改变等,但多数会逐渐恢复。对于婴幼儿来说,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等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其后续的精神、饮食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