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18岁以下未成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谨慎,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复制)、环丙沙星(18岁以下禁用,抑制DNA螺旋酶阻碍复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需慎用)和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肟(对部分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儿童可在评估后使用)、头孢呋辛(对部分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适用于成年患者,孕妇相对安全,青霉素过敏史者需谨慎);其他药物有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常见病原菌有抗菌活性,抑制细胞壁合成,成年患者可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特殊人群中儿童需优先非药物干预,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药并观察反应,孕妇选药兼顾胎儿安全,头孢类相对安全,喹诺酮类应避免,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考虑对乳汁影响,头孢类相对安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哺乳相关调整。
一、抗生素类药物
(一)喹诺酮类
1.左氧氟沙星:对于大多数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抗菌活性,如大肠埃希菌等。其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的A亚单位的切割及封口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而达到杀菌作用。适用于成年尿路感染患者,但18岁以下未成年人由于可能影响软骨发育一般不建议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也需谨慎使用。
2.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高。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同样18岁以下禁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需慎用。
(二)头孢菌素类
1.头孢克肟:对部分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尤其对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等有良好抗菌活性。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儿童尿路感染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但需注意过敏史等情况。
2.头孢呋辛: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菌中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也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成年尿路感染患者,对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相对较为安全,但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需谨慎。
二、其他药物
(一)磷霉素氨丁三醇
对引起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有抗菌活性。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可用于成年尿路感染患者,使用相对较为安全,但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尿路感染需特别谨慎用药,首先尽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增加饮水量,通过多排尿来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定植。在药物选择上,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如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药物等,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过敏、消化道不适等情况。
(二)孕妇
孕妇发生尿路感染时,药物选择需兼顾胎儿安全。例如头孢类药物相对较为安全,如头孢呋辛等,在使用前需详细询问孕妇的过敏史等情况。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可能对胎儿软骨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孕妇应避免使用。同时,孕妇要注意多喝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等。
(三)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尿路感染用药需考虑药物对乳汁的影响。部分抗生素可通过乳汁分泌,如左氧氟沙星等可能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而头孢类药物相对较为安全,如头孢克肟等,在使用哺乳期女性专用抗生素或经评估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用药期间可能需要暂停哺乳或调整哺乳时间等,以确保婴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