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37.8度属于低热,常见原因有感染性(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应对措施包括一般处理(休息、补水、物理降温)和针对病因处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病史者需特别留意病情变化。
一、37.8度大人算发烧吗
成人37.8度属于低热范畴。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6℃-37℃左右,可因测量部位不同略有差异,口腔温度正常范围约36.3℃-37.2℃,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正常范围36℃-37℃。当腋下体温达到37.3℃-38℃时定义为低热,所以37.8度的大人属于低热情况。
二、引起大人37.8度低热的常见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除了低热,还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病毒性咽炎也可导致低热,同时有咽部不适、疼痛等表现。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但也需要注意休息等一般支持治疗。
2.细菌感染:比如结核杆菌感染,除低热外,还可能伴有盗汗、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病程相对较长;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也会出现低热,同时扁桃体充血、肿大,有脓性分泌物等。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除低热外,还会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病情呈慢性进展;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能出现低热,同时伴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脱发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2.内分泌紊乱: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会出现低热,还常伴有心慌、手抖、多食、消瘦等症状。
3.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也可能出现轻度体温升高至37.8度左右,一般脱离高温环境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三、大人37.8度低热时的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一般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帮助散热。
3.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10-15分钟左右,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操作。
(二)针对病因处理
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引起,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则需要根据具体细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需遵医嘱,不可自行滥用。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低热,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内分泌紊乱相关疾病则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调节内分泌等治疗。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体温变化的调节能力下降,低热时可能病情发展较为隐匿,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其他潜在的严重疾病表现,如意识改变、呼吸急促等,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二)儿童基础上的成人(需考虑儿童因素延伸)
虽然这里是成人,但如果既往有儿童时期的基础疾病相关情况,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的成人,出现低热时需要警惕基础病复发或加重的可能,因为基础病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等功能,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病情。
(三)有基础病史的人群
如有糖尿病病史的人出现低热,要注意可能存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监测血糖并排查感染灶;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出现低热,要关注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如是否导致心率加快等情况的进一步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