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疼痛等症状,慢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迁延、尿痛较轻、耻骨上膀胱区不适、尿液变化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患病症状有差异。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分为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其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一、急性膀胱炎症状
1.尿频
患者会频繁地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每小时数次。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膀胱的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排尿反射。在儿童中,急性膀胱炎导致的尿频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活动,例如原本能够连续玩耍较长时间的儿童,可能会因为频繁想排尿而不得不频繁中断游戏去上厕所。
2.尿急
患者一旦有尿意,就很难控制,必须立即排尿。这是由于炎症使得膀胱逼尿肌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引发强烈的收缩,从而产生急迫的排尿感。对于成年女性来说,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急可能会在社交场合等需要控制排尿的情况下带来困扰,而儿童则可能因为无法及时找到厕所而出现意外排尿的情况。
3.尿痛
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感或刺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受损的黏膜就会产生疼痛。男性在急性膀胱炎时,尿痛可能会放射到会阴部等部位;女性则主要集中在尿道部位,且在月经期间,由于局部卫生等因素,尿痛可能会加重。
4.血尿
部分患者尿液可呈粉红色、红色或洗肉水样。这是因为膀胱黏膜炎症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在儿童急性膀胱炎中,血尿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尿液颜色;成年女性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为膀胱炎引起的血尿。
5.下腹部疼痛
下腹部会有坠胀、疼痛不适的感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炎症刺激膀胱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下腹部的疼痛症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位置,而是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成年患者则可以明确指出下腹部的不适部位。
二、慢性膀胱炎症状
1.尿频、尿急
症状相对急性膀胱炎来说较为迁延,尿频、尿急的程度可能不如急性膀胱炎那样剧烈,但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在老年人群中,慢性膀胱炎导致的长期尿频、尿急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夜间也会频繁起夜排尿,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2.尿痛
尿痛症状相对较轻,但也会间断出现。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得尿道黏膜处于一种相对敏感的状态,即使炎症处于相对稳定期,偶尔也会出现排尿时的不适感。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慢性膀胱炎引起的尿痛可能更容易反复,且恢复相对较慢。
3.耻骨上膀胱区不适
下腹部耻骨上区域会有持续的隐痛或不适感,在劳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可能会加重。在女性更年期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泌尿系统黏膜抵抗力降低,慢性膀胱炎更容易反复发作,耻骨上膀胱区的不适也会更为明显。
4.尿液变化
尿液可能会有浑浊现象,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尿液中有炎性分泌物等成分。同时,慢性膀胱炎患者的血尿情况相对急性膀胱炎来说可能不那么典型,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尿液检查才能发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患膀胱炎时,症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的症状表现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例如,男性膀胱炎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可能会使膀胱炎的症状更加复杂;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变化,膀胱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会因为妊娠带来的身体负担而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孕期的泌尿系统健康,及时发现膀胱炎的症状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