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需一般休息、充足睡眠、多饮水、保持空气流通等一般治疗,咳嗽无痰用镇咳药、有痰用祛痰药对症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抗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要戒烟、避有害气体等避免诱因,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特保休息和液体摄入、严格选镇咳祛痰药,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需用药咨询医生;预防要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运动、增减衣物、接种疫苗、戒烟限酒等。
一、急性支气管炎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休息状态,确保摄入足够液体以防止脱水;老年患者则需注意基础疾病的监测,维持身体机能稳定。
2.对症治疗:若咳嗽无痰,可使用镇咳药物缓解症状;若咳嗽有痰且不易咳出,选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例如,对于成人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氨溴索等祛痰药,但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分。
3.抗感染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考虑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依据病原体药敏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判断,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权衡对胎儿或自身的影响。
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要点
1.避免诱因:戒烟是关键措施,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同时,要避免接触工业废气、雾霾等有害气体和颗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对于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需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2.急性发作期治疗:
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如细菌、病毒等)选用相应药物,如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但需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的药物代谢差异,调整用药方案。
祛痰止咳:使用祛痰药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如乙酰半胱氨酸等;镇咳药物缓解咳嗽症状,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
平喘:对于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的禁忌,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需评估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支气管炎时,一般治疗中需特别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液体摄入,避免因发热等导致脱水。对症治疗时,镇咳祛痰药的选择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指南,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例如,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含有可待因等成分的镇咳药。
2.老年人: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治疗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抗感染药物的选用要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调整剂量。同时,在一般治疗中要关注其活动能力和营养状况,鼓励适当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3.孕妇:孕妇患支气管炎时,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如通过增加饮水量、保持室内湿度等缓解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致畸或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四、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成年人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儿童则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2.避免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因感冒诱发支气管炎的风险。
3.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高危职业人群,需做好职业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