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微生物感染或化学毒物、药品导致,消化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腹痛(不同年龄段表现异)、多样腹泻(次数、性状各异,儿童易脱水)、恶心呕吐(急性发作时出现,儿童更明显易电解质紊乱);全身症状有部分患者发热(感染性时免疫系统激活,儿童体温波动大、成人需重视)、严重腹泻呕吐致脱水(轻中重度表现不同,儿童脱水更明显发展快);不同病因引发有特殊症状,病毒感染性肠胃炎多见于婴幼儿先吐后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细菌感染性肠胃炎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大便黏液脓血便;寄生虫感染性肠胃炎大便暗红果酱样有特殊腥臭味伴腹痛低热等。
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通常由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一般来说,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脐周等,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例如感染性肠胃炎,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及神经,可引起肠道蠕动紊乱或痉挛,从而导致腹痛。成人可较清晰表述腹痛情况,儿童则通过行为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腹痛。
腹泻:是肠胃炎常见症状之一。腹泻次数可多可少,轻者每日数次,重者数十次。大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如诺如病毒感染,常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细菌感染导致的肠胃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腹泻表现也有特点,儿童腹泻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因为儿童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大量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迅速丢失。
恶心、呕吐:患者常伴有恶心感,继而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比如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胃肠道受到刺激,胃肠道蠕动和排空功能紊乱,就会引发恶心、呕吐。儿童由于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发生肠胃炎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更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二、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肠胃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7.5℃-39℃左右,甚至更高。感染性肠胃炎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出现发热反应,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别,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更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因为儿童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成人发热相对儿童可能更易被察觉体温变化情况,但也需重视,高热时也会影响身体各系统功能。
脱水症状: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导致机体脱水,轻度脱水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口渴、尿少;中度脱水可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则可出现循环衰竭,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儿童由于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脱水后症状相对更明显且发展较快,需及时补液纠正脱水。例如婴儿肠胃炎出现脱水时,前囟门凹陷、啼哭无泪等表现较为典型,这是因为婴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高,脱水对其影响更显著。
三、不同病因引发肠胃炎的特殊症状
病毒感染性肠胃炎: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多见于婴幼儿,常先出现呕吐症状,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病程一般为3-8天。
细菌感染性肠胃炎:常见的如沙门氏菌感染,患者除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外,可能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大便可呈黏液脓血便,且有腥臭味。不同细菌感染可能有其相对特征性表现,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
寄生虫感染性肠胃炎:例如阿米巴痢疾引起的肠胃炎,患者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有特殊腥臭味,同时可能伴有腹痛、低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检测到阿米巴滋养体等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