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有发作性喘息、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痰液、胸部压迫感的胸闷;伴随症状包括病情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及白色泡沫痰或合并感染时的黄色脓性痰;不同发作程度有轻度发作时步行或上楼气短等、中度发作时稍事活动即气短等、重度发作时休息时气短等不同特点。
典型症状
喘息:是支气管哮喘较为突出的症状,多呈发作性,呼气时明显。患者可感觉呼吸时气道有鸣响,这是由于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湍流所致。例如,在接触过敏原等诱因后,气道平滑肌收缩,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从而引发喘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喘息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喘息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家长察觉,因为儿童的呼吸频率本身较快,喘息时更为明显。
咳嗽:也是常见症状,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咳嗽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这与夜间人体的生理变化以及清晨气道反应性相对增高有关。比如,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导致气道收缩,刺激咳嗽感受器;而清晨空气温度、湿度等变化也可能诱发咳嗽。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哮喘患者,咳嗽可能是主要症状,而喘息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误诊。
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仿佛被重物压住。这是因为气道狭窄,通气功能受限,导致胸部有憋闷感。胸闷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度胸闷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而重度胸闷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在病情发作时,除了喘息,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呼气均费力,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严重的呼吸困难会导致患者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困难的程度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发作时可能仅在活动后稍有呼吸困难,而重度发作时则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儿童在发生呼吸困难时,可能还会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这是由于儿童的呼吸肌力量相对较弱,呼吸困难时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的表现。
咳痰:一般为白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液可变为黄色脓性痰。咳痰是气道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的结果。当气道受到炎症刺激时,黏膜分泌增加,形成痰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痰液中的炎症细胞等增多,就会使痰液颜色变黄、质地变稠。对于老年哮喘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合并感染,咳痰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痰液较难咳出。
不同发作程度的症状特点
轻度发作:患者步行或上楼时气短,可有呼吸频率轻度增加,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大致正常。此时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通过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通常可以较快缓解症状。儿童轻度发作时,可能只是在活动后稍有喘息,肺部听诊能听到少量哮鸣音,但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中度发作:稍事活动即感气短,讲话常有中断,呼吸频率增加,可有三凹征,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有一定改变,如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60%-80%,PaO正常,PaCO<45mmHg,SaO(血氧饱和度)91%-95%。患者的症状较为明显,需要积极治疗来控制病情。儿童中度发作时,喘息症状更为明显,可能需要更多的药物干预,且可能影响睡眠。
重度发作:休息时感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次/分,常有三凹征,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常>120次/分,奇脉,PaO<60mmHg,PaCO>45mmHg,SaO≤90%,pH可降低。重度发作时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儿童重度发作时,情况更为严重,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护和及时的急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