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一般情况、胸膜炎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关注胸部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PD试验、胸腔积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超声),不同检查有不同表现及意义,如胸痛等症状、胸膜摩擦音等体征、不同胸腔积液外观及生化等特点、不同影像学下胸腔积液及肺部病变表现等。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段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不同,如儿童胸膜炎可能与结核杆菌感染等有关,青壮年胸膜炎结核性较为常见,而老年人胸膜炎需警惕恶性肿瘤等情况;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某些病因可能有一定倾向性。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吸烟史,吸烟是肺癌等恶性肿瘤导致胸膜炎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否有近期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引发胸膜炎。还需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结核病史,有结核病史者结核性胸膜炎风险增加;是否有心脏病史,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胸腔积液引发胸膜炎。
2.胸膜炎相关症状
着重询问胸痛情况,胸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与呼吸、体位的关系。胸膜炎引起的胸痛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患者取患侧卧位可减轻胸痛。同时询问是否有咳嗽、咳痰症状,咳嗽的频率、咳痰的颜色等,若为结核性胸膜炎,常伴有干咳;若为细菌性胸膜炎,可能有脓性痰。还要了解是否有发热症状,发热的高低、热型等,感染性胸膜炎多有发热,结核性胸膜炎常为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二、体格检查
1.胸部体征
听诊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这是胸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当胸膜炎症时,两层胸膜粗糙,呼吸时可听到类似皮革摩擦的声音。还需检查胸廓运动情况,患侧胸廓运动可能受限,因为胸膜炎导致疼痛,患者不敢充分呼吸。触诊时,患侧语颤可能减弱,因为胸腔积液等情况会影响声波传导;叩诊时,少量胸腔积液时患侧叩诊呈浊音,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细菌性胸膜炎患者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常规可无明显异常,或仅有淋巴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2.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PD试验多为阳性,尤其是强阳性时高度提示结核感染,但需注意PPD试验有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儿童、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3.胸腔积液检查
外观: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化脓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为脓性;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膜炎胸腔积液多为血性。
生化检查: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常升高,多大于45U/L;癌性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常升高;化脓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涂片抗酸染色可能找到结核杆菌,但阳性率低;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可明确诊断,但培养时间较长;化脓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涂片革兰染色可找到致病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及指导抗生素使用。
四、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少量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胸腔积液时,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胸腔呈大片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对于发现少量胸腔积液比X线更敏感,还能清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如是否有肺部肿瘤、结核病灶等,有助于明确胸膜炎的病因。例如,胸部CT可发现肺部的占位性病变,从而考虑恶性肿瘤导致胸膜炎的可能。
3.超声检查
超声可定位胸腔积液的位置和量,还可引导胸腔穿刺抽液,对于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超声下胸腔积液表现为液性暗区,通过超声引导穿刺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