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上感多由病毒引起,下感含支气管炎、肺炎等,有不同感染情况及治疗方式,还需一般治疗如休息、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剧烈伴咯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明确呼吸道感染类型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可能由病毒、细菌或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症状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甚至呼吸困难等。
(一)上呼吸道感染
1.病毒感染为主的情况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症状较轻时,主要以休息、多饮水等非药物干预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自身免疫力对抗病毒,多饮水可以湿润呼吸道,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对于成人,若症状不严重,同样可先采用非药物措施。但如果出现发热、咽痛较剧烈等情况,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例如发热时,若体温不是很高(38.5℃以下),可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来散热。
2.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
当下呼吸道感染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如肺炎患者出现咳脓痰、血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用药选择有差异,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需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抗生素,成人则根据感染细菌的种类等选择合适抗生素。
(二)下呼吸道感染
1.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多数也是先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咳嗽明显时,可使用止咳药物,但儿童需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止咳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支气管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在治疗支气管炎时要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体质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肺炎
肺炎的病情相对复杂,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等。治疗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对于儿童肺炎,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痰液,因为儿童咳嗽排痰能力较弱。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生肺炎时病情可能更严重,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二、一般治疗措施
(一)休息
无论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充足的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休息可以使身体的能量更多地用于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对于儿童来说,保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助于病情恢复;成人也需要减少体力活动,让身体处于修复状态。
(二)饮食
患者应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蛋白质含量高的鸡蛋、牛奶,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对于发热的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儿童在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可提供多样化且易吞咽的食物。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有咳嗽、咳痰的患者,要鼓励其咳嗽排痰。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排痰困难者,可采用拍背等方法帮助排痰。拍背时要注意力度,儿童拍背可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轻拍其背部;老年人拍背也应轻柔,从下向上、从外向内依次拍打。
三、就医指征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发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且经过一般处理(如物理降温)后体温无下降趋势。
咳嗽剧烈,影响日常生活、睡眠,或者伴有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学龄前期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等情况。
老年人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