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其中支气管舒张剂有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有吸入性和全身性的,免疫治疗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还有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病情等、环境控制保持室内适宜及避免过敏原、运动锻炼选合适方式等来控制哮喘病情。
一、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迅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等情况。有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呼气峰流速等指标。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患者。
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同时还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氨茶碱是常用的茶碱类药物,但需要注意其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不良反应较多,如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等,在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
2.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通过吸入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等,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例如,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的哮喘患者,其气道炎症指标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会明显改善。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急性发作且病情较重时使用,如口服泼尼松、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等。但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所以一般在急性发作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并过渡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二、免疫治疗
1.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适用于变应原明确且难以避免的哮喘患者。通过逐渐增加变应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变应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例如,对于由尘螨过敏引起的哮喘患者,进行尘螨脱敏治疗,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对尘螨的过敏反应减轻,哮喘发作频率降低。但脱敏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全身荨麻疹、呼吸困难等,所以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
三、其他治疗方法
1.健康教育
对于哮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要让患者了解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避免诱发因素等。例如,让患者知道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戒烟、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寒冷环境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哮喘病情。
2.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扫房间,减少灰尘、霉菌等过敏原的存在。对于有宠物过敏的患者,尽量避免饲养宠物。同时,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例如,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过高的湿度容易滋生霉菌,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气道黏膜干燥,诱发哮喘发作。
3.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哮喘患者有益,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一般来说,游泳是比较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因为游泳时空气湿度较高,且运动强度相对容易控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运动耐力。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干燥、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可适当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预防哮喘发作。对于儿童哮喘患者,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