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胃功能紊乱

来源:民福康

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组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致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生物因素含感染、遗传,心理因素有精神紧张等情绪问题,社会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不科学等,临床表现有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与干预有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与老年人需分别关注其相关特点及应对方式。

一、定义

肠胃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失调。

二、病因

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如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影响肠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例如,某些肠炎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肠胃功能紊乱的表现。

遗传因素:部分研究表明,肠胃功能紊乱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联,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因为大脑皮层与肠胃的神经调节密切相关,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递质等影响肠胃的蠕动、消化液分泌等功能。比如,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群,更易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

社会因素:生活节奏快、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饮食不科学(如暴饮暴食、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等)等社会生活方式因素均可能诱发肠胃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常在进食或排便后有所缓解或加重。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可呈稀糊状、水样等,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

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数天甚至一周以上才排便一次。

其他:还可能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早饱(进食少量食物就有饱胀感)等表现。

全身症状:由于肠胃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等,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消瘦、失眠、焦虑、抑郁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诊断

详细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发病过程、症状特点、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有时可能有腹部轻压痛,但无固定压痛点。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肠胃不适。例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粪便常规可查看有无肠道感染、出血等。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有助于排除肠道肿瘤、结石等器质性病变。

胃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的情况,排除胃炎、胃溃疡、肠炎等器质性疾病。

五、治疗与干预

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

心理调节:对于有明显心理因素的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来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给予相应药物对症治疗,如腹痛明显可使用解痉药物;腹泻严重时可使用止泻药物;便秘时可使用通便药物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肠胃功能紊乱多与饮食不规律、感染、心理因素(如家长过度关注饮食导致儿童心理压力)等有关。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强迫进食等不良行为,关注儿童心理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引导。

老年人:老年人肠胃功能本身逐渐衰退,更容易受上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肠胃功能紊乱。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生活中更要注重情绪的调节,家人应给予更多关心,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能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的尽量不用药,如需用药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药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胃功能紊乱
肠胃功能紊乱在临床上被称为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指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肠脑互动异常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胃功能紊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的原因有很多,很有可能是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肠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长时间熬夜、长时间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同时不排除是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这类病人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嗳气、排便不畅等。建议病人积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可以服用益生菌等药物进行调理。平时要保持饮食的清
肠胃功能紊乱症状表现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起病缓慢,它的主要表现为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进食后灼烧感,食后饱胀,上腹部不适或者是疼痛。多见的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疼痛时可以抠及条索状肿物,腹痛的原因是由于进食或者是饮食寒凉的食物之后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随腹胀,排
肠胃功能紊乱能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紊乱如果症状比较轻,有可能是会自愈的。如果比较严重是不会自愈的,造成肠胃功能紊乱的原因主要是跟平常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想要自愈,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防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比较严重,需要口服肠道益生菌来进行调理。
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此外把多余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表现出肠胃功能紊乱,上述的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临床症状和肠炎非常相似,一般可能会表现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此外有可能会有轻微的腹痛,也可能会伴有胃胀、不思饮食、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临床上主要是和胃炎、结肠炎鉴别诊断,经过胃
肠胃功能紊乱怎么调养?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的病人要想进行调理,平时应注意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白菜、青菜、小米粥、馄饨、白萝卜、菠菜、苹果、香蕉、火龙果、橙子、猕猴桃等等,尽量防止吃辛辣刺激和过于寒凉的食物,比如大蒜、辣椒、芥末、雪糕、冰镇饮料等等。若明确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四联治疗,使用的药物
什么是肠胃功能紊乱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是一种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就是胃部和肠道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胃炎和急性肠炎的表现,比如腹痛、腹泻、反酸、烧心等,还会经常感觉到饱腹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大部分是由于精神因素或者饮食不当,影响胃肠道功能正常活动,因此造成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一般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都可以得到缓解。综合以上所述,病人
肠胃功能紊乱有哪些表现?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大便习惯的改变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次数的增多或减少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薄、大便不成形、便秘、大便带有粘液等。胃肠功能紊乱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多和病人饮食不规律、情绪紧张焦虑、生活或工作压力大有关。多经过改变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即可缓解。
肠胃功能紊乱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饮食调理,多吃新鲜青菜水果,配合服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西沙必利,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有烧心、反酸、嗳气、消化不良,可以用抑酸剂或者促消化的药物。表现出肠道功能不好时,比如大便不成形、大便干结,可以用益生菌或者是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对症处理,也可以应用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比如匹维溴铵等
肠胃功能紊乱的表现?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不是器质性疾病,主要症状具体如下:1、打嗝,有很多气体,甚至可能刺激腹部。2、腹泻或大便不规则,有些人是便秘,可能一周内没有排便意识。当然诊断胃肠功能在疾病诊断下不能随便诊断,必须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比如胃镜、结肠镜或肝脏、胰腺B超,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胃肠功能紊乱
肠胃功能紊乱多久恢复?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大概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能恢复,部分病人由于情绪等问题,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可能恢复得时间更长。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肠胃功能紊乱会自愈吗
司莉莉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中医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有可能会自愈。对于轻症的胃肠功能紊乱,也叫做一过性胃肠功能紊乱,是有自限性的,一般经过自身抗病能力,症状可以逐渐得到恢复。其次,胃肠功能紊乱大部分都是由情志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去除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会消失,疾病也可以得到治愈。
肠胃功能紊乱能自愈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大多数严重肠胃功能紊乱不会自愈。但是如果患者肠胃功能紊乱的病情比较轻,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并且能够进行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各方面调理,个别患者也可自愈。建议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情绪以及加强生活饮食方面保养。
肠胃功能紊乱吃什么药好呢
王东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肠胃功能紊乱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胃功能紊乱。如果患者主要症状是慢性腹泻、排便次数增多,可以服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等药物;如果患者便秘,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可以服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