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非活动性是胃黏膜炎症处于相对稳定非活跃损伤状态可通过胃镜和病理等检查判断其胃镜下黏膜色泽相对正常、粗糙程度不明显病理上炎症细胞浸润少以慢性炎症细胞为主且黏膜损伤程度轻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各方面表现区别于活动期胃炎在不同人群有相应特点。
一、定义
慢性胃炎非活动性是指在胃镜下观察胃黏膜时,胃黏膜的炎症处于非活动状态。胃黏膜的炎症通常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非活动性意味着炎症没有处于活跃的、正在加重或明显损伤的阶段。
二、胃镜下表现相关指标及意义
1.黏膜色泽
活动期胃炎可能会有黏膜色泽的改变,比如发红等较为明显的充血表现,而非活动性胃炎的黏膜色泽相对接近正常胃黏膜的色泽,可能没有明显的充血发红等活动期特征性表现。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胃黏膜相对较为娇嫩,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其黏膜色泽改变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也会有与成人相似的趋势,即色泽相对正常胃黏膜无明显异常加重情况;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本身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其黏膜色泽异常可能也相对较轻,与活动期胃炎的明显充血等有区别。
2.黏膜粗糙程度
活动期胃炎可能会出现黏膜粗糙,是因为炎症活动导致黏膜表面不平整等情况,而非活动性胃炎的黏膜相对较为光滑,粗糙程度不明显。
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比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其胃黏膜本身可能已有一定基础变化,但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其黏膜粗糙程度仍与活动期有别;有胃部基础病史的人群,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其黏膜粗糙程度也是相对较轻,没有活动期那种明显的炎症导致的粗糙加重表现。
三、病理表现相关情况
1.炎症细胞浸润
在病理检查中,活动期胃炎会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明显增多,而非活动性胃炎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且数量相对少,没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等急性炎症细胞的大量浸润。
对于儿童患者,其免疫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的病理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也符合上述特点,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等因素,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病理上的炎症细胞浸润也是处于相对稳定的非活动状态,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加重。
2.黏膜损伤程度
非活动性胃炎的黏膜损伤程度较轻,没有活动期那种明显的上皮损伤、糜烂等情况。
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的黏膜损伤程度没有明显性别差异,都是以黏膜损伤轻为特点;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长期久坐少动还是经常运动的人群,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的黏膜损伤程度都相对活动期轻;有不同病史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的黏膜损伤也是处于较轻状态,没有活动期胃炎那种明显的黏膜损伤加重情况。
四、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1.症状表现
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不明显,而活动期胃炎症状往往更明显,如较剧烈的腹痛、腹胀、恶心等。
儿童患者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比如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食欲稍差等,与活动期胃炎的明显腹痛、频繁呕吐等有区别;老年人非活动性慢性胃炎时,症状也相对较轻,可能只是偶尔的上腹部胀满等,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症状不如活动期胃炎那样明显剧烈;不同性别在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不同人群,非活动性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个体本身胃黏膜的基础情况及炎症状态,总体症状轻;有基础病史人群,非活动性慢性胃炎的症状也是相对较轻,不会有活动期那种因炎症活动导致的明显症状加重。
总之,慢性胃炎非活动性是胃黏膜炎症处于相对稳定、非活跃损伤的状态,通过胃镜和病理等检查可以进行判断,其各方面表现都区别于活动期胃炎,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中有相应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