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治疗包括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女性非妊娠可选呋喃妥因等、男性非妊娠首选喹诺酮类等、妊娠期女性选头孢菌素类等,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可选口服喹诺酮类等、中重度可能需静脉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儿童婴儿避免喹诺酮类选头孢菌素类、学龄儿童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选呋喃妥因,老年人用药考虑肾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还有非药物辅助措施如多饮水和注意个人卫生。
一、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一)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1.女性非妊娠患者:可选用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但需注意18岁以下禁用)等。例如,呋喃妥因通过干扰细菌酶系统,抑制细菌代谢,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对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有效;磷霉素氨丁三醇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口服后尿中药物浓度高。
2.男性非妊娠患者:由于男性尿路感染相对复杂,一般首选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禁用),如环丙沙星等,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因为男性尿路感染可能涉及前列腺等部位,喹诺酮类药物相对更易穿透组织发挥作用。
3.妊娠期女性: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这类药物对胎儿影响较小。头孢菌素类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且对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安全有效。
(二)复杂性尿路感染
1.轻度复杂性尿路感染:可选用口服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禁用),如左氧氟沙星等,或者复方磺胺甲恶唑,但需注意对磺胺过敏者禁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的患者,轻度复杂性尿路感染时,喹诺酮类药物能较好覆盖常见病原菌。
2.中重度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能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头孢曲松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氨苄西林/舒巴坦中的氨苄西林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舒巴坦则可保护氨苄西林不被破坏,两者联合增强抗菌效果,适用于中重度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
二、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当通过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后,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例如,如果是大肠埃希菌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则选用相应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杀灭病原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婴儿尿路感染:多与尿布污染、泌尿系统畸形等有关,应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噻肟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软骨发育,而头孢菌素类相对安全。
2.学龄儿童:如果是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选用呋喃妥因(3个月以上婴儿可使用,但要注意剂量),但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呋喃妥因对于儿童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有一定抗菌作用,且相对较安全,但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
(二)老年人
老年人尿路感染常与前列腺增生、肾功能减退等有关。用药时要考虑肾功能情况,尽量选用对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如呋喃妥因在肾功能严重减退时需慎用,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其他可能影响肾功能或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时需谨慎评估。
四、非药物辅助措施
(一)多饮水
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排出细菌等病原体,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以上,尤其是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多饮水是简单有效的辅助措施,能降低细菌在尿路的定植。
(二)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性生活后及时排尿等;男性也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原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