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胃病常见症状有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不同类型胃病有差异性质节律多样儿童老人疼痛表现不同生活方式等可诱发加重;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有腹胀进食少量就饱、早饱进食不久就饱、嗳气胃内气体反流、恶心呕吐受胃部刺激引起;食欲改变有食欲减退和少见的食欲亢进;其他症状有反酸胃酸反流不适、黑便或呕血提示胃部严重出血常见于胃溃疡等病有胃部病史出现需紧急就医。
疼痛
部位:胃部疾病引起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不过不同类型的胃病疼痛位置可能有细微差异,比如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疼痛常发生在上腹偏右。
性质与节律:疼痛性质多样,有隐痛、胀痛、刺痛、灼痛等。胃溃疡的疼痛多在进食后半小时-1小时出现,随后缓解,下次进食后再发,呈现出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往往在空腹时发作,即进食后疼痛缓解,疼痛规律为疼痛-进食-缓解。年龄方面,儿童患胃病时疼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哭闹、食欲不佳等;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较迟钝,疼痛表现不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部疼痛。有既往胃部疾病史的人群,如曾患过溃疡等,更容易再次出现疼痛症状。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腹胀:患者会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少量食物就有饱腹感。这可能是因为胃部蠕动功能减弱,食物排空延迟导致。儿童腹胀可能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腹胀可能会伴随其他身体机能下降的表现,如活动耐力降低等。生活中进食过快、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都可能加重腹胀,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更易出现腹胀。
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就有饱腹感,导致摄入食物量明显减少。与胃肠道动力障碍有关,比如胃排空延迟。儿童早饱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需要关注其生长指标;老年人早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因为进食量减少会使营养物质摄取不足。既往有胃部手术史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早饱症状。
嗳气:胃内气体反流至食管,经口腔排出的现象。可能是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嗳气表现无本质差异,但有胃部疾病的人嗳气更频繁。生活中精神紧张时可能会不自觉频繁嗳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也较易出现嗳气症状。
恶心呕吐:胃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反射性动作。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包括胃部炎症、溃疡导致胃黏膜受刺激等。儿童恶心呕吐需要警惕是否为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胃肠型感冒等情况,老年人恶心呕吐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生活中食用不洁食物等可能诱发恶心呕吐,有胃部病史且近期饮食不当的人更易发生。
食欲改变
食欲减退:对食物的欲望降低,进食量减少。可能是胃部不适影响了消化功能,使患者不想进食。儿童食欲减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调整饮食结构;老年人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影响身体健康。有胃部疾病且病情活动期的人食欲减退更明显。
食欲亢进:较少见,某些胃部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的食欲增加,但其实并非真正的饥饿,比如胃泌素瘤患者,由于胃泌素分泌过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会导致患者出现饥饿感强烈、食欲亢进的表现。不过胃泌素瘤相对少见。
其他症状
反酸: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胸骨后烧灼感等不适。儿童反酸可能表述不清,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老年人反酸可能会伴随食管炎症等并发症,长期反酸还可能增加食管腺癌的风险。生活中进食过多甜食、辛辣食物等容易诱发反酸,有胃部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等的人更易出现反酸。
黑便或呕血:这是比较严重的症状,提示胃部可能有较严重的出血情况。当胃内出血量较多时,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排出黑便;如果出血量很大,可能直接呕血。无论是儿童还是老年人出现黑便或呕血都需要紧急就医。引起出血的常见胃部疾病有胃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有胃部疾病史且近期出现黑便或呕血的人病情较为危急,需要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