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需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选易消化营养食物避免刺激物)、药物治疗(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和保护胃黏膜的铋剂、铝碳酸镁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检测评估后存在感染用四联疗法)、手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内科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疑癌变时考虑,常用胃大部切除术但儿童需谨慎评估)。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胃溃疡患者,都需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生物钟,导致胃肠激素分泌紊乱,不利于胃溃疡的愈合。例如,成年人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儿童则需要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一般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胃溃疡的恢复。
戒烟限酒也是重要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吸烟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不利于溃疡愈合;过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的病情。
2.饮食调节
饮食应规律,定时定量进餐。对于胃溃疡患者,少食多餐可能是一种合适的进食方式,每天可分为5-6餐。食物选择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溃疡症状。建议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米饭、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例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
H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它通过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对胃溃疡的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2.保护胃黏膜药物
铋剂是常见的保护胃黏膜药物,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袭,促进溃疡愈合。例如枸橼酸铋钾等药物,它能与溃疡面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同时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铝碳酸镁等药物也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它可以中和胃酸,吸附胆汁,减轻胃酸、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
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
1.检测与评估
对于胃溃疡患者,通常需要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如果存在Hp感染,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一般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2.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存在Hp感染,通常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例如,常用的方案有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且要严格按照疗程用药,以确保Hp的根除率,从而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并减少复发。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选择抗生素等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一般情况下,胃溃疡患者首先采用内科治疗,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大量出血经积极内科治疗仍不能止血的患者,手术可以及时止血挽救生命;对于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患者,手术可以解除梗阻,恢复消化道的通畅。
2.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等。胃大部切除术是切除胃的大部分组织,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愈合并防止复发。但手术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在决定手术时需要非常谨慎,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