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药物有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无镇痛和成瘾性,用于各种干咳)、喷托维林(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有中枢和外周镇咳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无痰干咳);祛痰与缓解症状药物有盐酸氨溴索(增加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等,改善支气管炎伴少量黏痰或无痰干咳者呼吸道状况)、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含多种成分,适用于相关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无痰干咳伴喘息者可考虑但需注意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使用镇咳药物需注意,儿童使用需谨慎,右美沙芬6岁以下慎用、6岁以上成人监护下用,喷托维林5岁以下不宜用、5岁以上遵医嘱,复方甲氧那明胶囊15岁以下禁用;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权衡利弊,右美沙芬孕妇遵医嘱用、喷托维林孕妇禁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基础疾病者使用需特别注意,如氨茶碱对有心脏病者可能加重负担、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甲亢者需谨慎。
一、镇咳药物
1.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对支气管炎无痰干咳有较好的镇咳效果,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或稍强,且无镇痛作用和成瘾性,常用于缓解无痰干咳症状,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均可应用。
2.喷托维林:属于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其镇咳作用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3,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同时也有外周性镇咳作用,可抑制呼吸道感受器,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阻力,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二、祛痰与缓解症状药物
1.盐酸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改善咳嗽症状,对于支气管炎伴有少量黏痰但不易咳出的情况有一定帮助,对于无痰干咳的患者,若同时存在气道分泌物增多的潜在情况也可使用,它可以改善呼吸道状况,间接缓解因气道刺激引起的干咳。
2.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含有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其中盐酸甲氧那明可抑制支气管痉挛,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咳嗽;那可丁为外周性镇咳药,能抑制咳嗽;氨茶碱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抗过敏作用,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对于支气管炎无痰干咳且伴有喘息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其中的成分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使用镇咳药物需格外谨慎,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些药物可能代谢缓慢,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例如右美沙芬,6岁以下儿童慎用,6岁以上儿童使用时也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喷托维林5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5岁以上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15岁以下儿童禁用。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镇咳药物时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比如右美沙芬,老年人使用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试用,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喷托维林老年人使用时也需谨慎,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且老年人的咳嗽原因可能更为复杂,需综合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使用镇咳药物需权衡利弊,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右美沙芬,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喷托维林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时,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需谨慎选择,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哺乳期妇女禁用。
4.有基础疾病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镇咳药物时需特别注意。比如氨茶碱,对于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等,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