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引发的疾病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感染因素等临床表现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慢性胰腺炎病因有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长期酗酒胆道疾病等临床表现有腹痛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等胰腺炎严重程度因类型和病情而异部分患者可治愈但不同类型和病情程度预后不同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并注意相关事项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血清及尿淀粉酶含量升高。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胰腺炎
病因:
胆道疾病:如胆石症等,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等可通过胆胰管共同通道激活胰腺消化酶引发胰腺炎。
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胰液排出受阻,导致胰腺炎。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后也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发热:多为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症胰腺炎可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还可伴有低钙血症等。
慢性胰腺炎
病因:
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使胰腺组织和胰管反复受损,逐渐发展为慢性胰腺炎。
长期酗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毒害胰腺细胞,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受损。
胆道疾病:如胆管结石等,长期存在可引起胰腺的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两肋,患者取坐位、前倾位或屈膝侧卧位可减轻疼痛。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如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消瘦等。
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如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胰腺炎严重吗
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因类型和病情而异。
急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可在1-2周内康复,预后较好,一般不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威胁相对较小。
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可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胰腺脓肿、假性囊肿、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例如,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出现呼吸困难;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等;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广泛出血等。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可导致胰腺功能进行性减退。虽然早期经过治疗可能缓解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脂肪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部分患者可能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胰腺炎可以治愈吗
胰腺炎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不同类型和病情程度预后不同。
急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经过积极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在1-2周内治愈,胰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重症急性胰腺炎:
虽然经过积极抢救,部分患者可以挽救生命,但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胰腺功能不全,如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或内分泌功能不全等,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胰腺功能、防治并发症。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缓解腹痛等症状,对于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的糖尿病等需长期控制血糖等,但难以使胰腺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对于胰腺炎患者,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都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规范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例如,对于有胆道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胆道原发病;酗酒患者必须戒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