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检查包括影像学、实验室、病原学等检查。影像学中胸部X线可初步发现积液及大致范围,胸部CT更敏感清晰;实验室检查有胸水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分别从外观、细胞、蛋白等方面判断;病原学检查有细菌学和结核杆菌检查;还有胸腔镜和超声检查,胸腔镜可明确不明原因积液病因,超声可定位积液协助穿刺。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检查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检查需考虑其自身状况。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意义:可初步发现胸腔积液,一般积液量在300ml以上时,X线可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患侧胸部呈均匀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大量积液时,患侧胸部呈大片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能提供胸腔积液的大致范围等信息。例如儿童由于胸廓发育尚未完全等因素,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区别,但原理是相通的。
2.胸部CT检查
意义: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胸腔内其他结构的情况,对于少量胸腔积液的检出比X线更敏感。比如可以明确胸腔积液是包裹性还是游离性等。在有基础病史的患者中,如患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胸部CT能更精准地判断胸腔积液与肺部病变的关系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胸水常规检查
外观:漏出液外观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比重低于1.018;渗出液外观多呈混浊、草黄色或血性等,比重高于1.018。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胸水外观可能有差异,例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影响胸水外观判断,但主要还是依据其性质特点。
细胞计数:漏出液细胞数常少于100×10/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细胞数常多于500×10/L,可因病因不同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不同细胞比例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来判断。
pH值:漏出液pH值多大于7.4;渗出液pH值降低常见于脓胸、食管破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情况。
2.胸水生化检查
蛋白质:漏出液蛋白含量低于30g/L;渗出液蛋白含量高于30g/L。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液LDH低于200U/L;渗出液LDH高于200U/L,且胸水LDH/血清LDH比值大于0.6。
葡萄糖: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渗出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见于脓胸、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胸膜炎等。
3.胸水细胞学检查
意义:查找肿瘤细胞,有助于明确是否为恶性胸腔积液。对于有肿瘤病史或可疑肿瘤的患者,此项检查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概率不同,例如老年患者相对风险可能更高,但通过胸水细胞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学检查
涂片染色镜检:如怀疑为细菌性胸膜炎,可进行胸水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查找病原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或患有基础免疫疾病的患者,更需要仔细查找病原菌以指导治疗。
细菌培养:将胸水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选用。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常见的病原菌与成人有所差异,通过细菌培养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结核杆菌检查
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对于怀疑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很重要。在有结核接触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的患者中,此项检查意义重大。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等因素,结核杆菌检查的结果判断需要更谨慎。
四、其他检查
1.胸腔镜检查
意义:对于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胸腔内情况,并可取活检明确病因。适用于经过上述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在特殊人群中,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胸腔镜检查,但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
2.超声检查
意义:可以定位胸腔积液的准确位置,协助胸腔穿刺抽液的定位,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对于肥胖患者或积液位置较特殊的患者,超声检查能更好地辅助操作。儿童患者在进行胸腔穿刺时,超声定位也能更精准地找到合适的穿刺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