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睾丸疼痛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睾丸炎(任何年龄段男性多见,儿童多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青春期后多由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有睾丸肿大、发热等表现)、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有附睾肿大、触痛等表现)、尿道炎蔓延(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生,由不洁性生活等致病原体沿尿道上行感染,有尿道刺激症状);非感染性因素有睾丸扭转(多见于青少年,因睾丸及精索解剖异常在剧烈运动等时扭转致血液供应受阻,有剧烈疼痛等表现)、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更常见,因静脉回流受阻致阴囊内温度升高,有坠胀、疼痛等表现)、外伤(有阴囊部外伤等病史者易发生,有睾丸损伤等表现)、睾丸肿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肿瘤生长侵犯组织神经致逐渐加重疼痛,有睾丸肿大等表现)。
一、感染性因素
(一)睾丸炎
1.年龄与性别因素: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多见。儿童时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青春期后男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经尿道逆行感染至睾丸。
2.发病机制: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侵入睾丸,引发炎症反应。以细菌性睾丸炎为例,病原体可通过尿道、输精管等途径到达睾丸,引起睾丸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导致左侧睾丸疼痛。患者常伴有睾丸肿大、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二)附睾炎
1.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性生活不规律、久坐、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发病风险。
2.发病机制:附睾炎多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沿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起附睾炎症。炎症累及左侧附睾时,可波及左侧睾丸,导致左侧睾丸疼痛,同时伴有附睾肿大、触痛,可伴有阴囊皮肤红肿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同样可见炎症相关指标异常。
(三)尿道炎蔓延
1.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生,不洁性生活等因素易导致男性发病。
2.发病机制:如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尿道炎,病原体可沿尿道上行感染,累及左侧睾丸及附睾,引发炎症,出现左侧睾丸疼痛,同时伴有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睾丸扭转
1.年龄因素: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12-18岁的青少年,是该年龄段男性急性阴囊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2.发病机制:睾丸扭转多是由于睾丸及精索的解剖异常,如睾丸引带过长、睾丸系膜过长等,在剧烈运动或阴囊受到外力撞击时,睾丸发生旋转,导致精索血管扭曲,睾丸血液供应受阻,引起左侧睾丸剧烈疼痛,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放射,同时伴有睾丸肿大、抬高睾丸时疼痛加剧等典型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二)精索静脉曲张
1.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更为常见。
2.发病机制: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血液回流阻力较大,且左侧精索内静脉行程较长,容易发生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时,精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同时引起左侧睾丸坠胀、疼痛,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触及阴囊内迂曲的静脉团。
(三)外伤
1.生活方式与病史因素:有阴囊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如踢伤、撞击伤等,或从事高危职业、有剧烈运动史的人群易发生。
2.发病机制:阴囊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后,左侧睾丸组织受到损伤,如睾丸挫伤、破裂等,引起左侧睾丸疼痛,疼痛程度因外伤程度而异,轻者仅为隐痛,重者疼痛剧烈,可伴有阴囊淤血、肿胀等表现,若发生睾丸破裂,可能出现阴囊内积血等严重情况。
(四)睾丸肿瘤
1.年龄因素: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儿童期睾丸肿瘤也有发生。
2.发病机制:睾丸肿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肿瘤生长过程中可侵犯睾丸组织及周围神经等,引起左侧睾丸逐渐加重的疼痛,常伴有睾丸肿大、质地变硬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阴囊沉重感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