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局部有患侧睾丸突发疼痛向阴囊等放射、迅速肿大、皮肤红热及可能伴鞘膜积液,全身有高热寒战乏力等,慢性局部是睾丸持续隐痛坠胀、轻度肿大变硬,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局部处理)、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对症支持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手术治疗(脓肿引流、严重坏死时睾丸切除),不同患者治疗需注意儿童用药操作谨慎、成年有基础病要控基础病、不良生活方式者需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一、睾丸炎的症状
(一)急性睾丸炎症状
1.局部症状
患侧睾丸会出现突然的疼痛,疼痛可向阴囊、腹股沟区域放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睾丸像被拉扯或撕裂一样疼痛。同时,睾丸会迅速肿大,皮肤发红、发热。以儿童为例,若为急性睾丸炎,可能因睾丸迅速肿大而出现阴囊皮肤明显红肿的表现,且触摸时疼痛加剧。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内有液体积聚,阴囊外观肿胀更为明显。
2.全身症状
可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对于成年男性,高热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导致精神萎靡;而儿童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二)慢性睾丸炎症状
1.局部症状
睾丸会出现持续性的隐痛或坠胀感,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会反复发作。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睾丸有隐隐的不适,在劳累或长时间行走后症状可能会加重。
睾丸可呈轻度肿大、变硬,质地不均匀。通过触诊可以发现睾丸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可能不太清晰,与急性睾丸炎的明显肿大、红肿不同,慢性睾丸炎更多表现为睾丸的质地改变。
2.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乏力感,但一般不会出现高热等严重全身感染症状。
二、睾丸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睾丸炎患者都需要充分休息,减少活动。对于急性睾丸炎患者,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睾丸的肿胀和疼痛,避免进一步加重局部充血。例如,急性睾丸炎患者应尽量平卧,将阴囊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症状。
慢性睾丸炎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症状反复发作。
2.局部处理
急性睾丸炎早期可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阴囊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但需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慢性睾丸炎,可采用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隐痛和坠胀感。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急性细菌性睾丸炎,根据病原菌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睾丸炎,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足量、足疗程,以彻底清除感染灶,防止转为慢性睾丸炎。对于儿童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对于病毒性睾丸炎,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1.睾丸脓肿引流
如果急性睾丸炎患者出现睾丸脓肿形成,应进行手术切开引流。通过手术将脓肿内的脓液排出,促进炎症消退。例如,当阴囊皮肤出现波动感,提示有脓肿形成时,需及时进行手术引流。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扩散。
2.睾丸切除
这种情况较少见,一般是在睾丸严重坏死等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例如,由于感染等原因导致睾丸血供严重障碍,睾丸已经发生不可逆坏死时,可能需要切除坏死的睾丸。但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育等需求,谨慎选择。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药物选择和治疗操作上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成年男性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睾丸炎时要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睾丸炎的治疗效果和恢复;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酗酒等,在治疗期间需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促进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