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肺炎严重程度综合病情表现、年龄、病原体、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判断,轻度肺炎症状相对较轻预后较好,重度肺炎有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表现且可合并多系统并发症,治疗分针对病原体及对症支持,护理要保持室内适宜条件、让患儿休息、给营养饮食并密切观察,早产儿、有基础疾病、过敏体质小孩患肺炎有各自注意事项。
小孩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从病情表现来看,轻度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相对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一般精神状态尚可,体温多为中低热,咳嗽症状相对较轻,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的中、小水泡音,通过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而重度肺炎则较为严重,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且不易退下,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可超过40次/分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口唇发绀等,肺部可闻及广泛的中、小水泡音,还可能合并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衰(表现为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加重、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等)、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惊厥等)、感染性休克等,重度肺炎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影响小孩肺炎严重程度的因素
年龄因素:新生儿和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患肺炎时病情往往更容易加重。例如,新生儿肺炎可能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进而发展为重症。而年长儿相对免疫系统发育较完善些,病情相对新生儿和婴儿可能相对容易控制,但也不是绝对的,也需根据具体感染病原体及自身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
病原体因素: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严重程度不同。例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容易出现肺脓肿、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病情较为严重;而由病毒引起的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在婴儿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但部分患儿经过积极治疗也可恢复,但也有少数重症病例。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病程相对较长,可能出现剧烈咳嗽等表现,但部分患儿经过规范治疗也能逐渐康复,不过也有少数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部病变及肺外并发症。
基础健康状况:如果小孩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免疫缺陷病等,患肺炎时病情往往更严重,恢复也更困难。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肺炎时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心衰等并发症。
小孩肺炎的治疗与护理要点
治疗方面:主要是根据病原体进行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同时,还需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禁忌)、止咳化痰(使用止咳化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吸氧(对于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的患儿给予吸氧)等。
护理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如发现患儿呼吸急促加重、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咳嗽咳痰的患儿,可帮助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特殊人群小孩肺炎的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本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患肺炎时病情变化更快,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体温不升等情况。护理时要注意保暖,维持体温稳定,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护理和治疗,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在肺炎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心脏功能的监测,避免过度喂养增加心脏负担,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和进行相关治疗,定期复查心脏情况等。
过敏体质的小孩:如果小孩对某些药物或物质过敏,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过敏表现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