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症指睾丸受病原体感染等致炎性病变分多类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临床表现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药物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伤、积极治相关病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与分类
睾丸炎症是指睾丸受到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炎性病变,可分为非特异性、病毒性、霉菌性、螺旋体性、寄生虫性、损伤性、化学性等类型。非特异性睾丸炎症多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致病菌经尿道逆行进入附睾和睾丸,引发附睾炎、睾丸炎;病毒性睾丸炎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多发生于青春期后期。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或输精管蔓延至睾丸引发炎症。例如,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可经尿道上行感染睾丸。
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常见的引发病毒性睾丸炎的病原体,患者在患流行性腮腺炎后,病毒可随血液循环侵入睾丸导致炎症。
其他病原体感染:霉菌、螺旋体、寄生虫等也可能引起睾丸炎症,如睾丸梅毒是由螺旋体感染所致。
2.非感染因素
外伤:睾丸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化学物质刺激: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接触睾丸,可能导致化学性睾丸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局部症状:患侧睾丸肿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阴囊、腹股沟及下腹部。病毒性睾丸炎可能先有腮腺肿大疼痛等前驱症状。
全身症状:可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非特异性睾丸炎症全身症状相对较明显,病毒性睾丸炎全身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体征
睾丸触痛明显,质地变硬,有的患者可伴有附睾肿大,阴囊皮肤红肿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触痛等情况,同时检查附睾、阴囊等部位。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有感染存在。
病原体检测:取尿道分泌物、精液、血液等进行病原体培养或核酸检测,以明确是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及具体的病原体类型。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睾丸、附睾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判断睾丸有无炎症、肿大、积液等情况,对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阴囊,以减轻阴囊的坠胀感和疼痛。
局部可采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症状,早期冷敷可能减轻疼痛和肿胀,后期热敷可能促进炎症吸收,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2.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症,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性睾丸炎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形成脓肿等情况的睾丸炎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等治疗。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患睾丸炎症时,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阴囊情况、有无发热等表现。儿童病毒性睾丸炎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腮腺肿大等伴随症状,及时就医。儿童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避免滥用药物,尤其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骨骼、神经等发育的药物。
2.成年人
成年人患睾丸炎症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身体恢复。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炎症加重或传染给性伴侣。同时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老年人
老年人患睾丸炎症时,可能基础疾病较多,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相互影响。治疗时需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加重。
七、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
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尤其是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
2.避免外伤
在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可能有危险的活动时,要注意保护睾丸,避免受到外伤。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及时治疗尿道炎、膀胱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可能引发睾丸炎症的相关疾病,防止病原体蔓延至睾丸。
4.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