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避免刺激因素、做好皮肤保湿;药物治疗有外用和系统药物,外用分糖皮质激素等,系统药包括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婴儿、儿童、老年皮炎治疗各有注意,婴儿要谨慎选药保湿,儿童要考虑生长发育等,老年要重保湿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一般治疗
1.避免刺激因素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或刺激物。例如,干性皮肤的人群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有过敏史的人群要远离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对于儿童,要注意其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选择棉质、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生活方式方面,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加重皮炎症状。同时,要避免过度搔抓皮肤,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炎症加重,甚至引起感染。
2.皮肤保湿
皮肤保湿是皮炎治疗的重要基础。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应使用合适的保湿剂。例如,婴儿皮肤薄嫩,可选择含天然油脂成分的婴儿专用保湿霜;成人可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选择不同保湿力度的保湿产品。保湿剂可以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缓解皮炎引起的干燥、瘙痒等症状。一般建议每天多次涂抹保湿剂,尤其是在洗手、洗澡后及时涂抹。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根据皮炎的严重程度和部位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面部、婴儿等皮肤薄嫩部位的轻度皮炎;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乳膏可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中度皮炎。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面积使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及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这类药物的优点是相对不易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但可能会有局部灼热感等刺激症状。
抗组胺药物:对于伴有明显瘙痒的皮炎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等,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如嗜睡等,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成人可选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口服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系统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皮炎患者合并有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疱、渗出等症状时,可使用抗生素。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在不过敏的情况下)等,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疗程。成人则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对于重症或难治性皮炎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但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多,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例如,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三、特殊人群皮炎治疗注意事项
1.婴儿皮炎
婴儿皮肤娇嫩,治疗时要格外谨慎。外用药物选择要更加温和,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保湿方面,要选择婴儿专用的温和保湿产品。同时,要注意婴儿的衣物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婴儿皮炎症状较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婴儿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皮疹加重、腹泻等不良反应。
2.儿童皮炎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皮炎时要考虑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外用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对于瘙痒明显的儿童,要注意避免其搔抓,可以通过修剪指甲等方式减少搔抓对皮肤的损伤。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皮炎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外观,从而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和医生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心和心理支持。
3.老年皮炎
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问题较为突出。在治疗皮炎时,保湿是关键的基础措施。外用药物的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皮肤特点,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常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使用皮炎药物时要咨询医生,确保用药安全。老年患者的瘙痒感可能相对不敏感,但仍要注意避免因搔抓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