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荨麻疹是因病毒感染等致免疫系统激活产生免疫反应,使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皮疹。需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针对感冒病毒感染自限或对症处理,严重时就医,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处理,依病情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治疗护理助康复。
一、明确感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等因素引发,当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出现。病毒作为一种外来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发变态反应,使得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风团样的皮疹,即荨麻疹。
二、一般处理措施
1.避免搔抓
原因:搔抓会使皮肤受到机械性刺激,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皮疹范围扩大、瘙痒加剧。
适用人群:所有感冒引起荨麻疹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差,家长需多加看护,防止其搔抓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
方法:使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
意义:保持皮肤清洁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等微生物滋生,降低皮肤感染的风险,同时也能缓解一定程度的瘙痒。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适用,如老年患者皮肤相对干燥,清洗时要注意力度和水温,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三、针对感冒的处理
1.病毒感染相关
如果是普通病毒感冒:一般具有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患者需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来对抗病毒。比如儿童患者,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其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对病毒的抵抗。
若感冒症状较明显: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但需谨慎选择。例如对于成人患者,如果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症状,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加重荨麻疹病情。
2.就医评估
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荨麻疹病情加重,如皮疹范围迅速扩大、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血常规等,以明确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儿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可能是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抢救。
四、荨麻疹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抗组胺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变态反应引起的瘙痒等症状。
适用情况:对于感冒引起的荨麻疹,抗组胺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例如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对副作用较少,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使用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2.糖皮质激素
特殊情况使用:如果荨麻疹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广泛的皮疹、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等,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但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例如对于成人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能会短期使用,但要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等,儿童患者使用需更加权衡利弊。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护理方面: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在选择药物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儿童型的抗组胺药物糖浆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皮疹情况、精神状态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不易被察觉。
感冒处理:儿童感冒后引起荨麻疹,要更加关注其体温变化和全身症状,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如体温超过38.5℃且伴有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适用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使用可能过敏的药物。
2.老年患者
身体状况: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感冒引起的荨麻疹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其他药物时要注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影响。
皮肤特点:老年患者皮肤萎缩、干燥,在护理皮肤时要更加注意保湿,可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霜,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防止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
总之,感冒引起荨麻疹后,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处理,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同时密切关注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