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黑眼圈可从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眼部护理(正确用含特定成分眼霜、冷敷与热敷交替)、饮食调理(摄入富含维生素及铁元素食物)、其他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用眼、防晒)等方面着手,生活方式调整中要保证不同人群充足睡眠及规律作息、每周适度运动;眼部护理需选合适眼霜并正确按摩、合理进行冷敷与热敷;饮食调理要多吃含相应维生素及铁元素食物;其他注意事项要避免过度用眼及做好眼部防晒。
一、生活方式调整
(一)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是导致黑眼圈的常见原因之一。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会更长,婴幼儿需12-16小时。规律的作息能让眼部血液循环保持正常,减少黑眼圈形成。例如,保持固定的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眼部肌肤新陈代谢,改善黑眼圈状况。
(二)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对减轻黑眼圈有帮助。运动时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能为眼部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帮助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眼部肌肤健康。
二、眼部护理
(一)正确使用眼霜
选择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咖啡因等成分的眼霜,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抗氧化等作用。每天早晚清洁面部后,取适量眼霜轻轻涂抹在眼周肌肤,用无名指指腹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按摩,帮助眼霜吸收。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效,可抑制黑色素形成;咖啡因能收缩血管,减轻眼部浮肿和黑眼圈。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肤质选择合适的眼霜,敏感肌肤人群在选择时需先做皮肤测试。
(二)冷敷与热敷交替
1.冷敷:可以用冷藏后的棉质毛巾或专门的眼膜进行冷敷,每次10-15分钟。冷敷能收缩眼部血管,减轻眼部充血,缓解因熬夜、过敏等导致的黑眼圈和眼部浮肿。尤其适合因熬夜后眼部浮肿明显伴有黑眼圈的人群,冷藏后的物品接触眼部肌肤时,能让眼部肌肤暂时处于清凉状态,促进血液循环的调整。
2.热敷: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或热敷眼罩进行热敷,每次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改善黑眼圈状况。比如,早上起床后进行热敷,可帮助唤醒眼部肌肤,促进新陈代谢。但要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眼部肌肤,眼部有炎症等情况时需谨慎使用热敷。
三、饮食调理
(一)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A对眼部健康有益,能维持眼部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黑色素生成;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坚果、橄榄油等,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对改善黑眼圈有帮助。例如,每天食用1-2个橙子补充维生素C,每周吃2-3次胡萝卜炒肉获取维生素A。
(二)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贫血,进而可能引起黑眼圈。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瘦肉、动物血、菠菜等。像每周吃2-3次菠菜炒鸡蛋,或适量食用瘦肉来补充铁元素,有助于改善因贫血导致的黑眼圈状况。但要注意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率,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以促进铁的吸收。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避免过度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过度用眼会加重眼部疲劳,导致黑眼圈加重。工作或学习中每隔40-5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部。例如,使用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子屏幕,就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20秒以上。对于儿童,要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家长应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黑眼圈形成和加重。
(二)防晒
眼部肌肤比较娇嫩,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促进黑色素生成,加重黑眼圈。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选择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为眼部肌肤提供防护;也可以使用含有防晒成分的眼部护肤品,如带有防晒指数的眼霜等。特别是在紫外线较强的夏季,做好眼部防晒至关重要,能减少紫外线对眼部肌肤的伤害,防止黑眼圈进一步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