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皮肤状况并与患者沟通,手术方式有传统提紧术和微创美容手术,术后要护理伤口、注意恢复期间事项和饮食,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年轻人皮肤弹性较好,手术效果可能相对较好,但仍需根据个体皮肤松弛程度等情况综合判断;老年人皮肤松弛严重,手术时需考虑皮肤切除量等问题。
健康状况:要评估患者是否有重要脏器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有心脏病的患者需确保心脏功能稳定,能耐受手术;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舒张压在100mmHg以下,以降低手术风险。
皮肤状况:了解眼角皮肤的弹性、皱纹程度等,通过皮肤检测等手段明确皱纹是动态还是静态,动态皱纹是面部表情运动时出现,静态皱纹是面部无表情时也存在。
2.术前沟通
与患者详细沟通手术预期效果,让患者了解手术能改善皱纹的程度等情况,使患者对手术有合理预期。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瘢痕形成等,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手术方式及步骤
1.传统手术方法(如提紧术)
切口设计:一般会在耳前等隐蔽部位做切口,根据患者眼角皱纹情况设计合适的切口长度和形状,通常切口长度根据需要提升的皮肤范围而定,一般在2-5cm左右。
分离组织:通过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暴露眼轮匝肌等相关组织,分离范围要达到能够对眼角皮肤进行提拉的区域,分离过程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提拉固定:将松弛的皮肤向颞部等方向提拉,然后用缝线或缝合材料将皮肤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调整皮肤的张力,使眼角皱纹得到改善,一般会固定在颞浅筋膜等组织上,以保证提拉效果的持久性。
2.微创美容手术方法(如内窥镜下眼角除皱术)
穿刺建立通道:通过几个小的穿刺孔,一般穿刺孔直径在3-5mm左右,利用内窥镜的引导建立手术操作通道。内窥镜可以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帮助医生准确操作。
操作与提拉:在内窥镜直视下,对眼角部位的组织进行处理,如对筋膜等组织进行提升和固定操作,同样是将松弛的组织进行提拉,使其恢复紧致状态,减少眼角皱纹。
三、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
保持清洁: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内可以用无菌生理盐水等轻轻擦拭伤口周围,防止感染。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等情况,若出现明显红肿、渗血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恢复期间注意事项
休息与体位:术后要注意休息,休息时可适当将头部垫高,以减轻眼部肿胀。避免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面部表情动作,防止影响手术效果,一般在术后1-2周内要尽量减少大笑、皱眉等面部表情丰富的动作。
肿胀与淤血处理:术后眼部可能会出现肿胀和淤血,一般在术后前3天肿胀和淤血较为明显,可以在术后48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淤血;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肿胀和淤血的消退。
3.饮食注意
术后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防止引起伤口不适或过敏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恢复可能较慢,要更加密切观察伤口恢复情况,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术后用药等方面要更加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健康。
2.有基础疾病患者
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按照医生要求继续服用相关心脏药物;高血压患者要继续监测血压,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
3.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眼角一般较少出现需要通过手术除皱的情况,因为他们的皮肤弹性较好,皱纹多为暂时性的表情纹。如果有特殊情况,如先天性皮肤松弛等问题,需极其谨慎评估手术风险,一般不优先考虑手术治疗,优先考虑非手术的皮肤护理等方法,如保持皮肤水分、避免过度日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