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有尿道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炎症致尿道感受器敏感,育龄女、长期憋尿等易出现)、尿急(炎症致尿道平滑肌痉挛等,有性生活、绝经后女易出现)、尿痛(炎症致黏膜充血水肿,不注意经期卫生、有基础疾病女易出现);有尿道分泌物异常表现为脓性分泌物(淋菌性尿道炎,性活跃女、有尿道器械检查史女易出现)、稀薄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多个性伴侣女、长期服抗生素女易出现);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下腹部不适(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史、孕妇易出现)、发热(炎症剧烈致病原体等入血引发免疫反应,免疫力低、老年女易出现)。
尿道刺激症状
尿频:女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频的症状,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情况下,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尿道炎患者可能白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也会多次醒来排尿。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感受器敏感性增高,稍有尿液积聚就会产生排尿冲动。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患尿道炎,但一般来说,育龄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相对特殊,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炎症从而出现尿频症状;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尿道炎的发病风险,进而加重尿频表现。
尿急:表现为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控制。患者往往有尿意后必须立刻去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尿道平滑肌痉挛,以及尿道黏膜受到刺激,使得尿道的储尿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储存尿液。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局部的摩擦、细菌的带入等因素诱发尿道炎,从而出现尿急症状;而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更容易发生尿道炎并出现尿急症状。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产生疼痛感觉,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灼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在排尿时稍有不适,重者则疼痛较为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的排尿行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当尿液通过尿道时,会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引起疼痛。年轻女性如果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等,容易引发尿道炎出现尿痛;而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并发尿道炎,尿痛症状也可能更为明显。
尿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分泌物:部分女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尤其是淋菌性尿道炎。这种分泌物通常呈黄色、黄绿色,质地较为黏稠。淋球菌感染尿道后,会引起尿道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反应,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与炎症细胞等混合形成脓性分泌物。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群体中,通过不洁性行为感染淋球菌的风险较高,更容易出现脓性尿道分泌物;而对于有尿道器械检查史的女性,如进行过导尿等操作,也可能因为操作过程中的感染引发尿道炎出现脓性分泌物。
稀薄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可能出现尿道稀薄分泌物,一般为白色、透明或微浑浊的黏液状。这是由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尿道后,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导致尿道黏膜分泌增加。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非淋球菌病原体的概率增大,更容易出现尿道稀薄分泌物;而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女性,由于体内菌群失调,也可能继发非淋菌性尿道炎出现稀薄分泌物。
其他伴随症状
下腹部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的坠胀、隐痛等不适感觉。这是因为尿道炎症可能会波及到邻近的组织器官,如膀胱颈部、盆腔等部位,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导致下腹部的不适。从病史角度,如果女性既往有过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再次发生尿道炎时,更容易出现下腹部不适的伴随症状;而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由于孕期生理变化,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液潴留等因素,更容易并发尿道炎,下腹部不适的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需要特别注意。
发热:少数严重的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这是因为当尿道的炎症反应较为剧烈,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时,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女性,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女性,发生尿道炎后更容易出现发热症状;而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炎病情容易加重,也可能出现发热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