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可通过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表现,借助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辅助诊断,同时需评估个人病史(既往过敏性疾病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情况)和家族史(家族中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综合这些来判断是否为哮喘,疑似哮喘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诊断。
一、症状表现
1.反复发作性喘息
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哮喘发作时喘息症状较明显,可听到双肺广泛的哮鸣音;成人哮喘发作时也会出现喘息,呼吸频率加快。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后发作,喘息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对于有过敏史的儿童,如婴儿期有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后续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更要关注喘息情况。
2.咳嗽
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出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咳嗽加重;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8周,以干咳为主。
有长期咳嗽不愈且有过敏相关因素的人群,需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比如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其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概率相对较高。
3.胸闷
部分哮喘患者会出现胸闷症状,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活动时气短等;成人能较明确表达胸闷不适,在哮喘发作时胸闷症状较为常见,尤其在病情较重时。
有基础心肺疾病的人群发生哮喘时,胸闷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相关检查
1.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FVC%)、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下降。比如FEV/FVC%小于70%或FEV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提示存在气流受限。对于儿童,不同年龄有相应的正常预计值范围,医生会根据儿童年龄等因素进行判断。
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常用药物为沙丁胺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气道可逆性改变,支持哮喘诊断。成人和儿童都可进行该检查,但儿童配合度可能影响结果判断,需专业人员操作。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一般以组胺或乙酰甲胆碱做激发剂,使气道平滑肌收缩,然后测定气道阻力的变化。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常见于哮喘患者,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需在医院由专业人员操作,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谨慎进行。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通过皮肤点刺不同过敏原提取物,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对于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相对安全,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等。有过敏相关症状的人群,如经常出现鼻痒、眼痒等过敏表现的人,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哮喘的诱因,比如对尘螨过敏的人,在尘螨暴露环境中更易诱发哮喘。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来判断过敏状态。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人群(如皮肤严重湿疹影响点刺结果的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血清中牛奶特异性IgE可能升高,同时这类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三、病史及家族史评估
1.个人病史
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发生哮喘的概率比没有过敏性鼻炎的人高很多,因为鼻和气道是相连的,鼻腔的炎症容易蔓延至气道。婴儿期有严重湿疹的儿童,后续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较大,要密切关注其呼吸道症状。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呼吸道感染后长期咳嗽不愈的情况,尤其是病毒感染后咳嗽迁延不愈,要考虑哮喘的可能。
2.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哮喘患者,那么个体发生哮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比如父母一方有哮喘,子女发生哮喘的概率约为20%;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子女发生哮喘的概率可高达50%左右。
通过综合症状表现、相关检查以及病史家族史评估来判断是否是哮喘,一旦怀疑患有哮喘,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