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期望、审美、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并进行面部美学分析和鼻部检查准备,手术方式有假体隆鼻(选合适材料并在鼻小柱或鼻孔内切口分离腔隙植入假体)和自体软骨隆鼻(选合适软骨来源处理后植入相应位置),术中要止血保护组织、防控感染,术后要护理伤口、管理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外力碰撞、调整饮食、定期复诊。
一、术前评估与设计
1.患者沟通与需求了解
医生需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期望、审美观念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审美倾向可能不同,例如年轻女性可能更倾向于自然且有一定翘度的鼻型,而中年男性可能更偏好较为稳重的鼻型。同时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如运动员可能需要更稳固的鼻型设计以适应运动时的碰撞等情况。对于有病史的患者,要了解是否有鼻部既往手术史、过敏史等,如有鼻部感染性疾病史则需暂缓手术等。
通过面部美学分析,包括面部比例、鼻与面部其他器官的比例关系等。例如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鼻长度一般应为面部长度的1/3左右,鼻宽度约为内眦间距等,以此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隆鼻方案。
2.鼻部检查与相关准备
进行鼻部的常规检查,包括鼻部皮肤状况、鼻腔通气情况等。拍摄鼻部的正侧位等X线片或进行鼻部CT检查,以了解鼻部骨骼结构等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根据检查结果排除手术禁忌证,如鼻部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二、手术方式选择
1.假体隆鼻
材料选择:常用的假体材料有硅胶和膨体等。硅胶假体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稳定性,雕刻相对容易;膨体材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更好,但其表面有微孔结构,有一定的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鼻部条件、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假体材料。对于年轻患者,如果鼻部基础条件较好,可选择硅胶假体;对于年龄较大且希望鼻型更持久稳定相容性更好的患者可考虑膨体等。
手术操作:一般在鼻小柱或鼻孔内做切口,然后分离鼻部皮下组织,形成合适的腔隙,将雕刻好的假体植入到腔隙内,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缝合切口。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鼻部的血管、神经等结构。
2.自体软骨隆鼻
软骨来源与处理:常用的自体软骨有耳软骨、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等。耳软骨通常用于鼻尖的塑形,其获取相对简单,对耳部功能影响较小;鼻中隔软骨可用于鼻小柱的支撑等;肋软骨可用于鼻梁较高程度的抬高等。获取软骨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雕刻成合适的形状等。例如取耳软骨时,在耳后做小切口获取软骨,然后进行修整。
手术操作:根据使用软骨的不同部位进行相应操作,如取鼻中隔软骨则在鼻中隔做切口获取软骨,然后将处理好的软骨植入到鼻部相应位置以达到隆鼻效果。手术中要确保软骨植入的位置准确,固定可靠,以保证隆鼻效果的长期稳定。
三、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1.止血与组织保护
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止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精细操作以保护鼻部的血管、神经等组织,防止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例如在分离组织时要使用精细的器械,轻柔操作。
2.感染防控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手术环境要达到无菌标准。对于使用假体的手术,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假体植入后一旦发生感染后果较为严重。如使用膨体材料时,更要注意术中的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四、术后护理与恢复
1.伤口护理
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一般在术后1-2天进行首次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等情况要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可能不同,年轻患者愈合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精心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
2.肿胀与疼痛管理
术后鼻部会出现肿胀,一般在术后2-3天肿胀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可以通过冷敷等方式减轻肿胀,但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鼻部皮肤。对于疼痛,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如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注重安抚,避免其因疼痛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一般不常规使用强效镇痛药物,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
3.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恢复期间要避免鼻部受到外力碰撞,按照医生要求戴鼻夹等辅助装置以帮助塑形。同时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恢复。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运动员患者要暂停高强度运动等。并且要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诊,观察隆鼻效果及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