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大拉皮除皱通过手术将面部松弛皮肤等向上向后提紧移位、去除多余皮肤达紧致效果,适应35-65岁面部明显松弛等且无严重基础疾病人群,禁忌患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面部有感染灶、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手术含切口设计、逐层分离、提拉固定、切除多余皮肤,术后有肿胀疼痛等恢复过程及相应注意事项,有感染、面神经损伤等风险,与注射除皱比效果更持久但创伤大恢复长,与激光除皱比对中重度松弛皱纹效果更显著但有手术风险。
一、手术原理
面部大拉皮除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面部松弛的皮肤及其下的组织、肌肉等向上、向后提紧移位,去除多余的皮肤,从而达到紧致面部皮肤、减轻皱纹的效果。其原理主要是基于对面部皮肤和筋膜层的提拉重建,利用外科手术的操作来改变面部组织的位置,以改善衰老导致的面部松弛状况。
二、适应人群及禁忌人群
适应人群
年龄一般在35-65岁之间,面部皮肤明显松弛、皱纹较多且有一定皮肤弹性的人群。例如,因年龄增长出现较深的法令纹、面颊部皮肤松弛下垂的人群。
身体健康,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等影响手术安全的基础疾病的人群。
禁忌人群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的人群。
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手术中出血风险极高的人群。
面部皮肤有感染病灶,如疖、痈等,此时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的人群。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手术相关的创伤和可能的药物影响对胎儿或婴儿不利。
三、手术过程
1.切口设计:一般会根据面部不同区域的情况设计合适的切口,常见的有耳前、耳后切口等。例如,在颞部(太阳穴区域)、耳前沿皮纹方向设计切口,耳后切口多隐藏在头发内。
2.逐层分离: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与深层的筋膜层等进行分离,充分暴露需要提拉的组织。分离过程中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结构。
3.提拉固定:将分离后的组织向上、向后提拉,然后用缝线或专用的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以达到紧致面部的目的。
4.切除多余皮肤:根据提拉后皮肤的冗余情况,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然后进行缝合。缝合时要尽量精细,使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
四、术后恢复及注意事项
术后恢复
术后短期内会有面部肿胀、疼痛等情况,一般在1-2周内肿胀会逐渐消退,疼痛也会明显减轻。
缝线一般在术后5-7天拆除。
术后1-3个月面部形态逐渐稳定,达到较好的除皱效果。
注意事项
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伤口换药等处理。
术后早期要避免面部夸张的表情动作,防止影响伤口愈合和提拉效果。例如,避免大笑、大哭等大幅度表情。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处理。
五、风险及并发症
感染:虽然手术过程中会严格无菌操作,但术后仍有感染的可能,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面神经损伤:在手术分离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损伤面神经分支,导致面部相应区域出现感觉异常、肌肉运动障碍等。例如,损伤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分支可能导致眼睑闭合不全等情况。
瘢痕增生:如果是瘢痕体质的人群,术后切口可能出现明显的瘢痕增生,影响面部外观。另外,缝合技术不佳等也可能导致瘢痕增生。
效果不满意:可能出现提拉效果不明显、双侧面部不对称等情况。这可能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提拉程度、固定情况等有关,若出现效果不满意,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修复,但再次手术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六、与其他除皱方式的比较
与注射除皱相比
面部大拉皮除皱效果更持久,注射除皱一般维持数月到一年左右,而面部大拉皮除皱效果可维持5-10年甚至更久。
注射除皱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较严重的面部松弛效果有限;面部大拉皮除皱针对中重度面部松弛效果更好,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
与激光除皱相比
激光除皱主要是通过激光刺激皮肤胶原蛋白增生来改善皱纹,对于轻度到中度的皱纹有一定效果。而面部大拉皮除皱针对中重度的皮肤松弛和皱纹效果更显著。
激光除皱一般不需要手术切口,恢复相对较快,但多次治疗才能达到较好效果;面部大拉皮除皱一次手术可能达到较明显的效果,但有手术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