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可致疼痛部位在上腹、性质多样且有进食-疼痛-缓解规律,有餐后饱胀、早饱、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有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且进食后、平卧时加重)表现,侵蚀血管可致呕血(量少带血丝、量多暗红)、黑便(柏油样提示出血较明显),因食欲下降致体重减轻,还可有恶心呕吐(幽门梗阻时明显)、精神症状(焦虑、抑郁等)。
一、疼痛
1.疼痛部位: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通常位于剑突下(胸骨下端的剑突部位)或左上腹,疼痛范围一般比较局限,直径约数厘米。不同人群疼痛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胃溃疡疼痛部位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以上腹部为主。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隐痛等。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像饥饿样的疼痛,也有的表现为饱胀不适。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多在进食后出现,典型的胃溃疡疼痛特点是进食-疼痛-缓解,即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大约1-2小时后,食物逐渐排空,疼痛缓解。但也有部分不典型胃溃疡患者,疼痛规律不明显,这在老年人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较常见。
二、消化不良
1.症状表现:患者可出现餐后饱胀感,即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觉上腹部饱胀,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内,难以消化。还可能有早饱现象,就是进食量较正常减少时,就有饱腹感。另外,还可能伴有嗳气,表现为胃内气体向上经食管排出,发出声响。消化不良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儿童胃溃疡导致的消化不良可能还会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则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加重身体虚弱状况。
三、反酸、烧心
1.反酸:是指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患者会感觉到口腔中有酸味。这是因为胃溃疡患者胃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胃酸分泌失调,当胃内压力增高时,胃酸容易反流。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表现有差异,比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可能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对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刺激,加重反酸症状。
2.烧心:是一种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多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烧心是由于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引起的。对于有胃溃疡合并食管疾病的人群,烧心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影响睡眠,因为平卧时烧心症状易加重,导致患者难以入睡或睡眠中频繁醒来。
四、呕血、黑便
1.呕血:如果胃溃疡侵蚀了胃内的血管,就可能引起呕血。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少量出血时,呕血可能表现为呕吐物中带有血丝;出血量较多时,可呕出暗红色血液。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胃溃疡导致呕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因为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老年人则可能因为本身凝血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退化等因素,出血后不易自行止血,呕血情况可能更严重。
2.黑便:是由于血液在胃肠道内被消化液消化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外观像柏油样。黑便提示胃溃疡有较明显的出血情况,出血量一般在50-100ml以上时可出现黑便。对于有胃溃疡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出现黑便要高度重视,因为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出血情况,且老年人对出血导致的贫血等并发症耐受性差。
五、体重减轻
1.原因:由于胃溃疡患者可能存在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导致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体重减轻。在儿童群体中,体重减轻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消瘦等;成年人则可能因为体重减轻出现体力下降、精神萎靡等情况;老年人体重减轻可能进一步加剧身体虚弱,增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六、其他症状
1.恶心、呕吐:部分胃溃疡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是当溃疡引起幽门梗阻时,呕吐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儿童发生幽门梗阻时,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和水电解质平衡,需要及时处理;老年人发生幽门梗阻则可能因为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困难,且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2.精神症状:长期受胃溃疡困扰的患者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这是因为疾病的长期不适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同人群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儿童可能因为身体不适和对疾病的不理解产生焦虑情绪;老年人则可能因为疾病的反复发作和对预后的担忧出现抑郁倾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