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由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胃部疾病引起,疼痛性质有隐痛、胀痛等且部位一般在上腹部因病因不同有差异,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很多胃部疾病可伴,儿童、女性孕期等需注意)、反酸烧心(多见于胃食管反流病等,儿童较少见、女性生理期等需关注)、食欲减退(多种胃病可致,儿童、孕期等需留意)、黑便或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儿童危急、女性需排除其他、长期服药等需警惕)。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由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胃部疾病引起,其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疼痛性质与部位
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刺痛、灼痛、绞痛等。例如消化性溃疡常表现为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时疼痛(饥饿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或灼痛等;而胃痉挛引起的胃痛往往较为剧烈,多为绞痛。
疼痛部位:一般在上腹部,但具体位置可能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右。儿童胃痛部位可能表述不如成人精准,但也以上腹部区域为主,不同病因导致的儿童胃痛部位与成人有相似性,但需结合儿童具体病情判断。对于女性,若为胃部本身疾病导致的胃痛,部位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若同时合并妇科疾病,需注意鉴别,但单纯胃部疾病引起的胃痛部位仍在上腹部。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发生胃痛时部位也在上腹部,疼痛性质等表现与一般人群类似,但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胃部疾病发生风险,从而影响胃痛的发生及表现。有胃部手术病史的人群,胃痛部位可能因手术改变了胃部正常解剖结构而有所不同,疼痛性质等也可能因手术创伤修复等情况而有变化。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很多胃部疾病都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如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恶心,严重时可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幽门梗阻时呕吐症状较为明显,呕吐物常为宿食,有酸臭味。儿童出现胃痛伴恶心呕吐时需格外注意,因为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情况,要及时关注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女性在孕期出现胃痛伴恶心呕吐需警惕妊娠反应相关胃部不适,但也需排除胃部本身疾病。长期饮酒、饮食不节的人群出现胃痛伴恶心呕吐,要考虑酒精或不当饮食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疾病引起的症状。有胃部手术史的人群出现胃痛伴恶心呕吐,要考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
反酸烧心:多见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感觉有酸性物质从胃内反流至口腔,同时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的烧心感;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可能出现反酸烧心症状,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或反流至食管引起。儿童出现反酸烧心相对成人较少见,但也有因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出现此症状的情况,需关注儿童饮食情况。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可能因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胃酸分泌等,使反酸烧心症状更明显或诱发,需注意调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可能因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导致胃酸分泌紊乱,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伴胃痛。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胃炎、溃疡等,本身就存在胃黏膜损伤等情况,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伴随胃痛。
食欲减退:许多胃痛患者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无论是何种胃部疾病引起的胃痛,患者往往进食欲望降低,不想吃东西。例如慢性胃炎患者长期可能有食欲减退表现;胃癌患者也常伴有食欲减退,且可能进行性加重。儿童出现食欲减退伴胃痛,要考虑是否为消化不良、胃炎等儿童常见胃部问题,需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情况。女性在孕期出现食欲减退伴胃痛,需排除妊娠相关胃部不适,但也要警惕胃部疾病,要保证孕妇营养均衡。长期节食减肥的人群,因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部疾病,出现食欲减退伴胃痛,需纠正不良减肥方式。有胃部手术史的人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需逐步调整饮食帮助恢复胃肠功能。
黑便或呕血:这是比较严重的症状,提示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当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侵蚀血管时,可引起出血,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黑便(粪便呈黑色,像柏油样),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呕血,呕吐物可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性内容物。例如胃溃疡合并出血时可出现黑便或呕血;胃癌侵犯血管也可导致出血。儿童出现黑便或呕血是非常危急的情况,可能是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严重疾病引起,需立即就医。女性出现黑便或呕血,除考虑胃部疾病外,还需排除妇科特殊情况导致的出血混入,但首要考虑胃部等消化道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药物的人群,出现黑便或呕血要高度警惕药物引起的胃出血情况,需及时停药并就医。有胃部疾病病史且近期症状加重出现黑便或呕血的人群,要考虑疾病复发或加重导致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