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病有多种皮肤外观症状如红斑、丘疹、水疱,有皮肤形态改变症状如脱屑、皮肤增厚,常伴瘙痒感,不同癣病有特殊症状,头癣分黄癣白癣黑癣等且儿童高发,体癣呈环形多环形红斑等,手足癣分多种类型且常发于特定人群。
一、皮肤外观症状
(一)红斑
癣病常常会引发皮肤出现红斑,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例如,体癣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环状或半环状的红斑,边界相对清晰,红斑的颜色可以从淡红色逐渐变为暗红色等不同色调。红斑的形成是由于癣菌感染导致皮肤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浸润使得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从而表现为红斑。在儿童群体中,体癣引起的红斑可能因为皮肤较为娇嫩而相对更为明显,且由于儿童活泼好动,皮肤易摩擦,可能会使红斑范围有一定变化。
(二)丘疹
部分癣病患者会出现丘疹症状。比如头癣,在头皮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丘疹,随后丘疹可能会逐渐融合等。丘疹是皮肤表面的小的隆起性病变,是癣菌感染皮肤后引发局部炎症,刺激皮肤细胞增生等导致的。对于女性患者,若患有股癣等部位的癣病,由于会阴部皮肤相对敏感,丘疹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瘙痒等不适感觉,需要注意避免搔抓等刺激。
(三)水疱
有些癣病会伴有水疱出现。像手足癣,尤其是水疱型手足癣,患者的手掌、手指间或足底、足侧等部位会出现成群或散在的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水疱的形成是因为癣菌在皮肤内繁殖,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疱。在老年人群中,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所下降,水疱可能更容易破裂,进而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需要更加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和保护。
二、皮肤形态改变症状
(一)脱屑
多数癣病都会有脱屑现象。例如鳞屑角化型手足癣,患者的手掌或足底皮肤会出现明显的脱屑,皮肤变得粗糙、增厚。脱屑是由于癣菌感染导致皮肤的角质层代谢紊乱,角质细胞异常脱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脱屑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皮肤新陈代谢相对较快,但如果患有癣病,脱屑可能会影响皮肤的外观和舒适度;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力等因素影响,癣病导致的脱屑可能会更为顽固,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皮肤增厚
部分癣病长期不愈可能会导致皮肤增厚。比如慢性的足癣,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皮肤的角质层不断增生,使得皮肤增厚、粗糙。皮肤增厚是皮肤对长期炎症刺激的一种代偿性改变,但这也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如透气性等。在肥胖人群中,由于皮肤褶皱处容易潮湿,癣菌更容易滋生,从而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增厚等情况,需要注意保持皮肤褶皱处的干燥清洁。
三、瘙痒症状
癣病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瘙痒是因为癣菌在皮肤内代谢产生的一些物质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觉。不同类型的癣病瘙痒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头癣患者可能会因为头皮的瘙痒而不断搔抓,进而可能导致头皮损伤等;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癣病引起的瘙痒可能会让孕妇更为不适,但需要谨慎选择止痒的方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等。瘙痒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度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等风险。
四、不同癣病的特殊症状
(一)头癣
头癣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癣等。黄癣患者头皮会出现碟形黄癣痂,去除痂皮后可见潮红糜烂面,头发干枯无光泽,易折断;白癣初期在头皮上有单个或多个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长出头皮2-3mm处易折断,外围有白色菌鞘;黑癣头皮出现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儿童是头癣的高发人群,因为儿童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头皮皮肤娇嫩,容易受到癣菌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二)体癣
体癣主要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的红斑,边缘隆起,有脱屑,中央趋于消退,边界清楚。好发于面、颈、躯干等部位,在夏季由于出汗多,皮肤潮湿,体癣更容易发作和加重。不同性别患者体癣的发生部位可能有所不同,男性可能更多发生在颈部、躯干部位,女性可能在大腿内侧等部位相对常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等有关。
(三)手足癣
手足癣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等。水疱鳞屑型表现为手掌或足底出现水疱,干燥后脱屑;角化过度型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裂;浸渍糜烂型多见于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白皮后为潮红糜烂面,常伴有恶臭。手足癣在经常接触水、潮湿环境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厨师、洗衣工等,这些人群由于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癣菌引发手足癣。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出现手足癣且不易治愈,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并积极治疗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