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ALT、AST等酶类、胆红素、白蛋白等蛋白类指标异常及血清学标志物如酒精戒断相关标志物、CDT等变化)、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观察肝脏大小形态等、CT显示肝脏密度及血管情况、MRI及弹性成像判断脂肪变和纤维化)、肝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组织学改变及特征性改变)来诊断酒精性肝病,各检查在不同人群有差异需综合判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出现ALT和AST升高,一般AST升高比ALT更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但这一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及生活方式下可能有差异,比如女性对酒精性肝损伤相对更敏感,可能在相同饮酒量下出现更明显的肝功能异常;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该比值异常的概率更高。
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诊断酒精性肝病较敏感的指标,酒精摄入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合成GGT,使其显著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基础值有差异,一般年龄越大,基础值可能略有不同,但酒精性肝病患者GGT升高更显著。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时可出现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在有黄疸表现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性别代谢胆红素的能力略有不同,女性可能相对男性在胆红素代谢上有一定差异,但酒精性肝损伤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胆红素升高。
白蛋白、球蛋白:肝脏合成白蛋白,酒精性肝病时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白蛋白水平下降,而球蛋白尤其是免疫球蛋白G(IgG)常升高,白球比可能倒置,不同病史的患者,比如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且已经出现肝硬化等情况的患者,白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升高更明显。
血清学标志物检查:
酒精戒断相关标志物: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患者,可检测血清中α-酸性糖蛋白等酒精戒断相关标志物,有助于评估戒酒情况及酒精依赖程度,不同年龄的酒精依赖者身体对酒精戒断的反应不同,年轻人相对可能恢复更快,但戒断症状可能更剧烈。
糖缺转铁蛋白(CDT):CDT是一种糖基化修饰的转铁蛋白,是酒精性肝病较为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其水平与酒精摄入量密切相关,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大量饮酒者CDT明显升高,女性由于体内脂肪含量等因素与男性不同,可能在相同饮酒量下CDT升高幅度有所差异。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酒精性肝病早期可能表现为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增粗,晚期可出现肝脏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等肝硬化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肝脏超声表现略有差异,老年人肝脏本身有一定生理性退变,可能干扰对酒精性肝病的判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肥胖人群由于脂肪浸润等因素,超声检查时可能需要更仔细鉴别是酒精性肝病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还可检测门静脉、肝静脉等血管情况,评估有无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有长期饮酒病史且怀疑有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超声检查能初步筛选肝脏病变情况。
CT检查:
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的密度变化,酒精性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脏密度,通过CT值测量可定量评估脂肪浸润程度,不同性别体内脂肪分布不同,女性肝脏周围脂肪相对较多时,可能需要准确测量CT值来鉴别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于怀疑有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CT可显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脾大、腹水等表现,有助于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增强CT还可观察肝脏血管情况,判断有无血管异常等,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
MRI对肝脏脂肪变的敏感性较高,能更精确判断肝脏脂肪含量,对于一些超声和CT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有更好的鉴别作用,不同年龄人群的肝脏MRI表现与一般人群类似,但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影响图像解读;磁共振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估肝脏硬度,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判断疾病进展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可明确肝脏组织学改变,如肝脂肪变程度、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等。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考虑肝活检,但该检查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更需谨慎,儿童由于肝脏相对脆弱,肝活检的风险相对成人更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需要评估肝活检的风险收益比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肝活检病理表现中,酒精性肝病特征性的改变包括肝细胞内出现Mallory小体、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通过对这些病理改变的分析能准确诊断酒精性肝病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