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或休克等,局部并发症有胰腺脓肿、假性囊肿,全身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慢性胰腺炎会致营养不良、糖尿病加重、癌变等,儿童胰腺炎少见但病情凶险,老年胰腺炎常不典型、易延误诊断且预后差,妊娠期胰腺炎罕见对母儿威胁大需多学科协作治疗。
一、胰腺炎的症状
(一)急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在饮酒、饱食后发生,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稍缓解。例如,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一般3-5天可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腹痛持续时间较长,且程度更剧烈。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缓解。
3.发热:轻症急性胰腺炎可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热较高,可超过39℃,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感染等情况。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因为胰腺坏死出血,大量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导致。
(二)慢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钻痛等,可放射至背部、两胁部。疼痛可因饮酒、进食油腻食物等诱发,疼痛可持续较长时间。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大便色浅、量多、有油滴)、体重减轻等,这是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相关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因为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
二、胰腺炎的后果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脓肿:多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2-3周后,因胰腺及胰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患者出现高热、腹痛、上腹部肿块等表现。
2.胰腺假性囊肿:多在病后3-4周形成,系由胰液和液化的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所致。囊肿可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胃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压迫胆总管可出现黄疸等。
(二)全身并发症
1.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其发生机制与炎性介质释放、肺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
急性肾衰竭:可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主要是因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缺血、炎性介质损伤等因素导致。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与炎症刺激、心肌抑制因子释放等有关。
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应激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肠黏膜病变等,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2.慢性胰腺炎的后果
营养不良:长期的脂肪泻、消化吸收不良等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抵抗力。
糖尿病加重:胰腺内分泌功能持续受损,糖尿病病情逐渐加重,需要长期的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且易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慢性胰腺炎癌变:少数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发展为胰腺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
三、不同人群胰腺炎的特点及影响
(一)儿童胰腺炎
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凶险。儿童胰腺炎多与胆道疾病、遗传因素、感染等有关。儿童腹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易被忽视,且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儿童急性胰腺炎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情况,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等治疗。
(二)老年胰腺炎
老年胰腺炎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腹痛可能较轻,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或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容易延误诊断。而且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病情进展快,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概率更高,预后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以及胰腺炎本身的治疗与基础疾病治疗的相互影响。
(三)妊娠期胰腺炎
妊娠期胰腺炎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母儿健康威胁较大。妊娠期胰腺炎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期间生理变化、胆道疾病等有关。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影响胰腺的位置和血液循环,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孕妇发生胰腺炎后,可能导致胎儿缺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胰腺炎本身的治疗药物等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在保障孕妇病情控制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治疗需更加谨慎,多学科协作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