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一般轻度或中度发热恶寒明显无汗流清涕鼻塞重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头痛常见身体酸痛明显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或处寒冷环境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致卫气被遏营卫失调;风热感冒发热程度相对较高一般有汗流黄涕鼻塞相对不重咳嗽咳痰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头痛相对较轻有头胀感身体酸痛不明显有口渴表现常发于温暖多风季节或人体过度劳累休息不好后腠理疏松风热之邪乘虚而入致卫表失和热邪犯肺等。
一、症状表现的区别
(一)发热程度及恶寒情况
风寒感冒:一般为轻度或中度发热,恶寒(怕冷)明显,患者会感觉怕冷较严重,需多加衣物或盖厚被来缓解,体温多在38℃左右,甚至更低,无汗是常见表现,即不出汗。这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肌表被束,卫阳被郁,影响了正常的汗液排泄,常见于着凉后,如吹冷风、淋雨等受寒因素诱发。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有一定共性,但儿童可能更易因风寒感冒出现明显恶寒表现,因为儿童脏腑娇嫩,卫外功能相对较弱;女性在经期或产后等气血相对不足时,感受风寒更容易出现较明显恶寒情况,因为此时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
风热感冒:发热程度相对较高,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体温可超过38℃,甚至更高,一般有汗,汗出后发热症状可能有一定程度缓解,但随后又可能复升。这是由于风热之邪犯表,热邪蒸腾,导致腠理开泄而多汗,常见于温热之邪侵袭,如在气温较高时吹风、感受外界温热邪气等情况诱发。儿童患风热感冒时,发热往往较突出,且可能因小儿生机旺盛,感受风热后化热迅速;女性在平时体质偏热,或在夏季等炎热环境下更容易患风热感冒,表现出明显发热、有汗等症状。
(二)鼻部症状
风寒感冒:流清涕较为明显,鼻涕质地清稀如水。鼻塞症状较明显,鼻流清涕且鼻塞不通气,鼻子通气不畅,可能会影响呼吸。例如儿童患风寒感冒时,常常表现为流清涕、鼻塞,影响吃奶或呼吸,需用口呼吸等情况。
风热感冒:流黄涕较为常见,鼻涕质地黏稠发黄。鼻塞症状相对风寒感冒来说,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流黄涕是较典型表现,同时可能伴有鼻黏膜红肿等情况,患儿可能会感觉鼻腔内有灼热感等。
(三)咳嗽表现
风寒感冒: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痰易咳出。咳嗽的声音比较重浊,痰液稀薄呈白色,比如儿童患风寒感冒咳嗽时,能咳出白色清稀痰液。这是因为风寒之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寒邪导致痰液清稀。
风热感冒:咳嗽咳痰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咳嗽时感觉气道不畅,痰液黏稠发黄,难以咳出,儿童患风热感冒咳嗽时,可能会出现频繁咳嗽,痰液不易排出的情况。这是由于风热犯肺,热邪灼津为痰,痰热壅肺,导致咳嗽咳痰的表现。
(四)全身症状
风寒感冒:头痛较为常见,疼痛部位可能以头顶、后头部为主,身体酸痛较明显,患者会感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尤其是项背部、肢体等部位,精神状态一般尚可,但因不适会有倦怠感。比如成人感受风寒感冒后,会觉得头部沉重疼痛,全身肌肉酸痛,影响日常活动。儿童患风寒感冒时,全身酸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活动等,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多通过情绪和活动状态体现不适。
风热感冒:头痛相对较轻,但可能有头胀的感觉,身体酸痛症状相对风寒感冒来说没那么明显,不过会有口渴的表现,患者会自觉口干想喝水,精神状态可能受影响,有比较明显的烦躁感。例如成人患风热感冒时,可能觉得头部胀胀的,口渴明显,情绪相对烦躁,影响工作生活状态。儿童患风热感冒时,口渴可能表现为频繁要水喝,烦躁可能表现为比平时易哭闹等。
二、病因机制的差异
(一)风寒感冒病因机制
风寒感冒多因人体劳累后吹风受凉,或处于寒冷环境中,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袭人体肌表,导致卫气被遏,营卫失调。风寒之邪属阴邪,易伤阳气,阻碍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使肌表的气血运行不畅,毛窍闭塞,出现无汗、恶寒等表现;同时寒邪犯肺,肺失宣降,引发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从中医理论角度,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符合风寒之邪致病的特点,即寒性收引,导致肌表拘紧,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在不同人群中,儿童由于自身防护能力弱,更易在季节变化时感受风寒;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也容易因感受风寒而发病;女性在经期、产后等特殊生理时期,气血相对不足,腠理不固,同样容易被风寒之邪侵袭引发感冒。
(二)风热感冒病因机制
风热感冒常发生在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夏季等季节,或人体过度劳累、休息不好后,腠理疏松,风热之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风热之邪属阳邪,易生热伤津,热邪犯表,使卫表失和,出现发热、有汗等表现;热邪犯肺,肺失清肃,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热邪上扰清窍,可能引起头痛、头胀等症状;热邪伤津,导致患者出现口渴等表现。从中医理论看,风热之邪致病符合其阳热特性,易导致人体出现热象及津液耗伤情况。儿童在夏季活动量大,出汗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腠理开泄时易感受风热之邪;女性在平时喜食辛辣、体质偏热,或在炎热环境中停留过久,也容易患风热感冒,因为自身内在有热邪基础,再感受外界风热之邪则易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