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是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职业性肺部疾病发病机制包括粉尘吸入沉积、肺部免疫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形成常见病因有职业性因素(矿山开采、粉尘加工等)和非职业性因素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全身症状诊断靠职业史采集、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预防需职业防护(个人防护装备、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和健康监护(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减少粉尘污染时段活动、保持室内清洁老年人要密切关注呼吸症状、及时就医孕妇要加强职业防护和孕期健康监护。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
发病机制
1.粉尘吸入与沉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呼吸道吸入生产性粉尘,这些粉尘会沉积在肺部。不同粒径的粉尘沉积部位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粒径较大的粉尘多沉积在上呼吸道,而粒径较小的粉尘可深入到肺泡等部位。
2.肺部的免疫和炎症反应:粉尘进入肺部后,会激活肺部的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粉尘后,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发肺部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失衡。
3.纤维化形成:在炎症反应的持续作用下,成纤维细胞被激活,合成和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导致肺组织间质和肺泡间隔逐渐发生纤维化,使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
常见病因
1.职业性因素
矿山开采:煤矿开采、金属矿开采等作业过程中,工人会接触到大量的岩尘、煤尘等。例如,煤矿工人在掘进、采煤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煤尘,如果防护不当,极易吸入肺部引发尘肺病。
粉尘加工行业:如石材加工、耐火材料生产、陶瓷制造等行业,在粉尘的破碎、研磨、筛分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以石材加工为例,工人在切割、打磨石材时,会产生含有二氧化硅等成分的粉尘,长期接触可导致矽肺等尘肺病。
2.非职业性因素: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一些环境中的粉尘暴露也可能导致尘肺病,比如长期生活在粉尘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空气中的粉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也可能逐渐引发尘肺病。
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早期尘肺病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肺部炎症、纤维化等因素,咳嗽会逐渐加重,可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
咳痰:咳痰一般为少量黏液痰,合并肺部感染时,痰量会增多,可呈脓性。
呼吸困难:这是尘肺病较为典型的症状,早期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轻体力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且会逐渐加重。
2.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心悸、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
诊断方法
1.职业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包括工作年限、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接触粉尘的种类、浓度及防护措施等情况,这是诊断尘肺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2.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是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胸片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粉尘沉积引起的异常阴影等改变,根据胸片上阴影的形态、分布范围等初步判断尘肺病的分期等情况。
胸部CT:对于一些早期尘肺病或X线胸片不易诊断的情况,胸部CT检查更为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的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尘肺病以及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
3.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了解尘肺病对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影响程度。尘肺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表现为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下降。
预防措施
1.职业防护
个人防护装备:在粉尘作业环境中,劳动者应正确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等。防尘口罩要根据不同的粉尘类型选择合适的过滤效率的口罩,并且要定期更换和维护,确保其防护效果。
工作场所防护设施:企业应在工作场所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通风换气设备,通过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对于一些产尘设备,应配备吸尘、降尘装置等,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健康监护
就业前体检:用人单位应组织劳动者进行就业前的职业健康检查,重点检查肺部等相关器官的健康状况,对于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如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情况的人员,不应安排从事粉尘作业。
定期体检:从事粉尘作业的劳动者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般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胸部X线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尘肺病等职业性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一般较少直接接触粉尘作业环境,但如果生活在粉尘污染区域,家长应注意减少儿童在户外粉尘污染严重时段的活动,如在大风天尽量避免带儿童外出。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减少室内粉尘的积聚。
2.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有长期粉尘接触史,更应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症状,一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因为老年人的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尘肺病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3.孕妇:如果女性劳动者在孕期有粉尘接触史,应更加注重职业防护,避免在孕期进一步暴露于高粉尘环境中,因为粉尘暴露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潜在影响,同时孕期自身肺部的生理变化也可能使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所以要加强孕期的健康监护和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