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有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不同表现,诊断结合病史等,治疗分一般和药物治疗;皮炎包括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神经性皮炎好发于特定部位有苔藓样变,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诊断依各自特点,治疗分别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二者在多方面有区别,需综合因素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一、定义与病因
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外界刺激。某些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外部因素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
皮炎
是指皮肤炎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接触性皮炎,常见的过敏原如油漆、染料、肥皂、化妆品、某些外用药等;也有因内在的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等引起的其他类型皮炎。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去除接触物后,若处理得当,一般预后较好;不同类型皮炎的好发年龄、部位等有所差异,但总体是皮肤的炎症性反应,其病因相对更局限于接触等外在因素或特定内在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
湿疹
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对称分布,瘙痒剧烈,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部位。
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轻,以小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仍有瘙痒。
慢性期: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表面粗糙,有抓痕、血痂,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病程慢性,易复发。不同年龄阶段的湿疹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湿疹好发于头面部,常对称分布,皮疹多样;成人湿疹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表现多样;老年人湿疹常因皮肤干燥,好发于手、小腿等部位,皮肤干燥、粗糙、肥厚明显。
皮炎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如为强酸、强碱接触,可出现坏死、溃疡,去除病因后经适当治疗可痊愈,若再接触过敏原可复发。例如接触油漆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
神经性皮炎:多见于中青年,好发于颈部、眼睑、腰骶、肘部、小腿等部位,先有局部瘙痒,搔抓后出现扁平丘疹,逐渐融合成苔藓样变,皮疹局限,边界清楚,病程慢性,易复发。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面、胸背等,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婴儿脂溢性皮炎多在出生后2-10周发病,好发于头皮、面、耳后等部位,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不同性别在皮炎表现上无绝对特异性差异,但某些类型可能与激素水平等有关,如女性面部的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月经周期等内分泌因素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可能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等;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湿疹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等进行诊断,急性期皮损特点为多形性、对称性、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为苔藓样变,再结合病情演变等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与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有典型苔藓样变,无渗出,发病部位有一定特点;与脂溢性皮炎鉴别,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有油腻性鳞屑等。
皮炎
诊断:接触性皮炎根据接触史和典型皮损可诊断;神经性皮炎根据好发部位、典型苔藓样变等诊断;脂溢性皮炎根据好发部位、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等诊断。
鉴别诊断:接触性皮炎需与湿疹鉴别,如前所述;神经性皮炎需与慢性湿疹鉴别,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皮损更肥厚,苔藓样变不如神经性皮炎典型;脂溢性皮炎需与头癣等鉴别,头癣有真菌感染的依据,如真菌镜检等可鉴别。
四、治疗原则
湿疹
一般治疗: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思想情绪等,去除过敏原,避免外界刺激,如搔抓、热水烫洗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急性期无渗出或渗出不多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慢性期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等,也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儿童湿疹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避免使用强效激素长期大面积应用,可选用弱效激素或非激素药物,如婴幼儿面部湿疹可选用弱效激素霜剂短时间外用。
皮炎
接触性皮炎:首先应立即脱离接触物,清洁皮肤,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治疗,轻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地奈德乳膏等;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如口服泼尼松等。
神经性皮炎: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也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等。
脂溢性皮炎: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外用药物以去脂、消炎、杀菌、止痒为主,可选用含抗真菌成分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等清洗头发,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病情较重的可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类等或维生素B族等。婴儿脂溢性皮炎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通常数周内可自愈,也可适当外用温和的润肤剂等保护皮肤。
总之,湿疹和皮炎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及治疗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临床医生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