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和高烧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低烧指口腔体温37.3℃-38℃、腋下37℃-38℃左右等相对幅度不大的体温升高,可因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不同年龄段和生活方式等有差异且症状表现不同,应对时生理性低烧适当休息补水即可,病理性需针对病因治疗,高烧指口腔体温38.1℃-40℃等较高体温,往往提示严重状况,不同年龄段和生活方式等有差异且症状表现不同,应对时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针对病因治疗,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体温范围

1.低烧:一般指体温升高但相对幅度不大的情况,口腔体温范围通常在37.3℃-38℃之间,腋下体温范围是37℃-38℃左右,直肠体温稍高,在37.6℃-38℃左右。低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轻度感染(如普通感冒初期)、剧烈运动后、女性排卵期等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病早期、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等)导致。

年龄因素: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出现低烧情况,而且儿童低烧时可能表现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细致观察。例如婴儿低烧时可能只是轻微烦躁、吃奶量稍减等,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其对体温变化更敏感。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过度劳累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生理性低烧,比如在高温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后,体温可能会处于低烧范围。

病史: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持续或反复的低烧情况,因为其自身免疫防御功能较弱,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相对差。

2.高烧:口腔体温达到38.1℃-40℃,腋下体温38.1℃-40℃左右,直肠体温38.6℃-40℃左右。高烧往往提示机体有较为严重的感染或其他病理状况,常见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进展期、败血症等)、大面积组织损伤等情况。

年龄因素:对于新生儿,高烧可能是很严重的情况,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更不成熟,高烧可能迅速引发惊厥等严重并发症。而老年人高烧也需要重视,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高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进一步受损,如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长期酗酒的人可能因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高烧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因为酒精会损害肝脏等器官,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病史: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高烧,可能是肿瘤热或者肿瘤合并感染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

二、症状表现差异

1.低烧:患者一般自觉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微的身体不适,如轻微乏力、轻度畏寒等,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仅通过体温测量发现异常。

儿童低烧:儿童低烧时可能精神状态相对尚可,但可能会有食欲稍减退,玩耍时活力较平时稍有下降等表现。例如3岁以下儿童低烧时,可能不会像成人那样明确表述不适,更多是通过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方面来判断。

老年低烧:老年人低烧时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本身可能基础状态较差,轻度的不适可能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但需要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对低烧的耐受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

2.高烧:患者症状较为明显,常伴有明显的不适,如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寒战、精神萎靡甚至烦躁不安等。高烧时人体代谢加快,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表现。

儿童高烧:儿童高烧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紧急情况,特别是6个月-5岁的儿童,因为其大脑发育尚不完善,高烧可能引发热性惊厥。而且儿童高烧时可能会哭闹不止、拒绝进食等,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老年高烧:老年人高烧时,由于其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心率增快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同时高烧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意识模糊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

三、应对措施差异

1.低烧:如果是生理性低烧,如运动后或排卵期引起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即可。如果是病理性低烧,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结核病引起的低烧,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低烧,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

儿童低烧:儿童生理性低烧一般通过适当减少衣物、多喝温水等方式即可缓解。如果是病理性低烧,如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低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合适剂量,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

老年低烧:老年人生理性低烧要注意保暖适度,避免因过度保暖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病理性低烧时,在治疗病因的同时,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用药需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2.高烧:高烧时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首先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散热。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药物降温,但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退烧药需要特别谨慎。例如儿童高烧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适用的退烧药,而老年人高烧时使用退烧药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虚脱等情况,同时积极寻找高烧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儿童高烧:儿童高烧时物理降温可选用适宜温度的湿毛巾擦拭,避免使用过冷的水刺激儿童。药物降温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有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要及时就医,明确高烧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老年高烧:老年人高烧时物理降温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擦伤皮肤。药物降温时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的退烧药,并且用药后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使用退烧药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异常等情况,若高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要尽快送医进一步诊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低烧
低烧(low fever),又称低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我们讲的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长期低烧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引起低烧的原因较多,要依据临床表现,查清病因,审因论治。特别是对功能性低烧,要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作出诊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紫癜患者低烧的原因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紫癜患者因疾病本身或用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力降低易遭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性低烧,细菌感染时其代谢产物等作致热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病毒感染时繁殖引发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紊乱且患儿更易,非感染性因素是紫癜的血管炎症释放炎症介质影响体温中枢及长期患病代谢紊乱致低热,需通过感染指标检测与感染性低烧鉴别。 一、感染性因素 紫癜患者因疾
腋下36.8度算低烧吗?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腋下36.8度不算低烧,属于正常的人体温度。人体腋下正常温度在36-37.2℃之间,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7.2℃,则属于低烧。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8.5℃,则为高烧,因此患者体温是36.8度是正常人体体温,不用过于担心。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常见有睡眠不足导致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颈
宝宝低烧37.3怎么处理
王一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宝宝低烧37.3℃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降温等。 1.物理降温 减少衣物至单层棉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 2.补充水分 6月龄内母乳喂养者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稀释10%浓度;6月龄以上提供口服补液盐Ⅲ。 3.药物降温 若体温>38.5℃或伴明显不适,可遵医嘱选用对乙酰
肠胃炎持续低烧正常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肠胃炎一般指胃肠炎,持续低烧是不正常的,说明病变情况严重,患者身体脱水明显。出现低烧情况需要及早就医检查,针对性采取抗生素药物抗炎治疗,停止进食,注意补充水分,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维持患者身体所需,病情平稳以后再逐步恢复饮食。
大人35.5度是低烧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大人体温35.5摄氏度并不是低烧,因为35.5摄氏度低于正常体温,所以不能算发烧,体温处于37.5-38摄氏度之间才能算低烧。体温为35.5摄氏度可能与测量方式不正确有关、也有可能与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患者新陈代谢过缓有关系。如果患者此时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动态观察。
长期低烧的危害
王相立 副主任医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低烧原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以及环境、物理因素等,长期低烧最常见的是结核病或病毒感染:一、长期低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关节疼痛。二、机体损耗增加,虽然低烧是抵御外界疾病入侵的反应之一,但长期低烧会出现消瘦、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三、长期低烧多提示有感染病毒或者细菌,还包括非感染性疾病,比如风湿热、甲亢以及恶性肿瘤,危害人的健康,应尽快
低烧不退怎么回事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低烧不退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没有找到病因,没有给予相应的治疗,体温便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上引起低烧不退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感染性疾病、结核感染、病毒、细菌感染,需要给予患者完善检查,之后再进行抗病毒、抗细菌或者抗结核治疗,这样体温才会下降。此外,内分泌疾病,比如甲亢,也会导致患者低烧长时间不退,包括肿瘤患者,癌性发热时,也会表现为低烧不退
儿童低烧喂布洛芬的危害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儿童低烧时,不建议喂服布洛芬,因为布洛芬主要适用于38.5度以上的高温,而如果低温用了布洛芬之后,有可能对体温没有太多的降低作用。其次,还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如果服用次数比较多,量比较大,则有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等。
一直低烧不退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直低烧不退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除低烧外,还会有干咳胸闷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去过疫区、也没有接触相关病人接触史、进行核酸检测是阴性,可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一直低烧的患者要完善检查,明确引起低烧的原因,如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的低烧,要及时对症治疗。
低烧大量出汗是什么原因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从中医角度,低烧、大量出汗的原因有很多,如长久生病导致体虚,饮食原因或者情志原因、外伤出血原因等。从西医方面,低烧时身体体温上升,皮肤需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速度增快,皮肤温度升高,从而增加散热、出汗等表现。汗液从皮肤表面大量蒸发,可带走大量体热,属于是一种很好的散热方法,且其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尿路感染引起低烧怎么办
罗勇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泌尿系统感染引起低热现象常常见于严重膀胱炎患者或者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不仅仅要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而且要建议有高烧患者应该考虑静脉途径输液形式来进行抗生素治疗。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还可以口服活血散瘀中成药,都有助于改善泌尿生殖系统黏膜水肿情况,从而改善感染所带来尿频尿急等一些排尿刺激性症状。对于感染发热病人,一定要延长治疗周期,一
尿路感染低烧怎么办
詹胜利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第309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同时合并有发热情况时,一般建议患者最好是能够去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感染。因为患者出现发烧症状,并不能排除合并有全身感染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患者便需要做尿常规、泌尿系B超,以及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具体原因。明确原因之后,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如口服抗生素、用静脉点滴抗感染来的药物等,
恶性肿瘤早期低烧特点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低烧是指发热低于38度,恶性肿瘤的低烧,大多是周期性的,没有明显寒颤的感觉。恶性肿瘤的低烧,多是由于肿瘤组织的坏死、吸收而引起,还有的是由于肿瘤的高代谢而引起。在恶性肿瘤当中,能引起低烧的实体瘤,主要是肝癌和肾癌;而在血液当中相对比较多见,特别是淋巴瘤会引起低烧,而淋巴瘤的低烧,除了低热之外,还伴有盗汗、消瘦等症状,以上便是肿瘤发热的特点
低烧什么感觉
王相立 副主任医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低烧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出现低烧时可有乏力、轻咳、多汗等症状,而低烧的感觉往往和患有的自身疾病有关,比如感染了肺结核,除了低烧外患者会感到体虚、胃寒、食欲减退等。对于非感染性低烧,包括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此类病症感觉均和原发疾病相关,早期可能没有特定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显现出来,像甲亢患者会觉得心慌、容易饥饿、乏力等。
老是反复低烧怎么回事
王相立 副主任医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总是反复低烧可能是细菌、病毒入侵引起,比如结核病、慢性病毒性肝炎、心内膜炎、胆道感染均可反复引起低烧。另外,还有风湿性疾病、甲状腺疾病、一些早期血液疾病、恶性肿瘤,均可出现反复低烧,当持续低烧无缓解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找出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低烧胸闷气短是什么病
赵萌 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现低热、胸闷、气短,具体病因如下:一、生理现象,比如爬山、爬楼梯等体育锻炼后,会一过性出现上述症状。二、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三、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也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四、精神心理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