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有多种表现,疼痛部位不精确多在上腹部、性质多样有餐后痛规律;有饱胀感、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有恶心、呕吐情况;会致体重减轻;还有出血相关表现,少量出血可大便潜血阳性,大量出血有呕血、黑便及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休克。
一、疼痛
1.疼痛部位: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疼痛位置不十分精确,常位于剑突下(胸骨下端的剑突部位)或上腹部中线周围,部分患者疼痛部位可能偏左或偏右。不同个体疼痛部位可能略有差异,这与溃疡在胃内的具体位置有关。例如,胃小弯溃疡的疼痛往往更接近剑突下,而胃大弯溃疡的疼痛位置可能相对偏左一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腹部反应来判断。
2.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主要为隐痛、胀痛、钝痛、烧灼样痛等。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在进食后出现,疼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溃疡部位受胃酸刺激以及局部肌肉痉挛等。一般进食后0.5-1小时开始出现疼痛,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到下一次进食后又重复出现这样的规律,称为“餐后痛”。比如,患者进食一碗米饭后,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开始感觉上腹部疼痛,疼痛持续1-2小时后慢慢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疼痛规律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或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疼痛规律会被掩盖,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二、消化不良
1.饱胀感:患者常感到上腹部饱胀不适,即使进食很少量的食物也会有明显的饱胀感觉。这是因为溃疡影响了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胃的排空时间延长。例如,正常情况下胃排空一碗汤可能需要1-2小时,而胃溃疡患者可能需要2-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导致胃内食物积聚,产生饱胀感。儿童胃溃疡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下降,喂养困难,家长能观察到孩子进食量明显少于同龄儿童。
2.嗳气:患者会频繁出现嗳气现象,即胃内气体向上经食管排出的过程。这是由于胃内消化功能紊乱,气体积聚增多,通过嗳气来缓解胃内的不适感觉。嗳气时可能会伴有酸臭味,这是因为胃内食物发酵产生气体所致。对于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嗳气现象可能会更明显,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嗳气相鉴别。
三、反酸、烧心
1.反酸:患者会有胃酸反流至口腔的感觉,口中常有酸味。这是因为胃溃疡导致胃的酸碱平衡失调,胃酸分泌过多,并且幽门括约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得胃酸容易反流。例如,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可能也会出现反酸,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胃酸反流可能会刺激食管,引起不适。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出现流口水增多、拒食等情况,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这些异常表现。
2.烧心:烧心是指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灼热感,就像有一团火在灼烧一样。主要是因为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灼热感。烧心症状在进食后、平卧时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进食后胃内压力增加,更容易导致胃酸反流,平卧时胃酸反流至食管的距离缩短,刺激更明显。对于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如果发生胃溃疡,由于腹腔压力升高,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四、恶心、呕吐
1.恶心:患者常常有恶心的感觉,即上腹部不适,有想要呕吐的感觉,但不一定会马上呕吐。这是由于胃溃疡引起胃的蠕动异常和消化功能紊乱,刺激胃肠道感受器导致。例如,在疼痛发作时可能会伴随恶心症状。儿童胃溃疡患者恶心症状可能表现为频繁的吞咽动作,或者在进食后不久出现恶心表现。
2.呕吐:部分胃溃疡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容物,一般为未消化的食物。呕吐发生的原因是溃疡导致胃排空障碍,胃内食物积聚过多,当胃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呕吐。呕吐后患者可能会感觉上腹部不适有所缓解,但如果频繁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老年人发生胃溃疡出现呕吐时,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更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五、体重减轻
1.原因:由于胃溃疡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疼痛等症状,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同时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身体不能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引起体重减轻。例如,患者原本体重正常,在患上胃溃疡后,一段时间内体重逐渐下降,可能1-2个月内体重减轻2-5公斤不等。对于儿童患者,体重减轻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就医。
2.影响:体重减轻会导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等。同时,长期体重减轻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活动耐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对于妊娠期女性胃溃疡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积极治疗胃溃疡,保证孕妇的营养摄入。
六、出血相关表现
1.少量出血:可能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即通过大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大便中有少量血液,但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这种情况是因为溃疡病灶处的小血管破裂,出血量少,红细胞被消化分解,大便外观无明显变化。对于老年人胃溃疡患者,由于其对出血的感知可能不敏感,更需要定期进行大便隐血检测来早期发现出血情况。
2.大量出血:患者会出现呕血,呕吐物可为鲜红色血液,也可呈咖啡色样(是血液经过胃酸作用后的表现),同时伴有黑便,黑便呈柏油样,黏稠发亮。这是因为溃疡侵犯较大的血管,导致大量出血,血液经过消化道时,在肠道内的消化酶作用下,血红蛋白被分解,形成柏油样便。大量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儿童大量出血时病情变化较快,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抢救,因为儿童的血容量相对较少,失血后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循环衰竭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