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起病急有外露部位对称分布红斑密集丘疹丘疱疹等及剧烈瘙痒,亚急性是急性炎症减轻后以小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伴减轻瘙痒,慢性由急亚急反复不愈或始即为慢性有皮肤增厚浸润苔藓样变等及阵发性夜间尤甚剧烈瘙痒;自辩可据发病部位(头面部婴儿头面常见成人与接触物有关四肢对称分布)、皮疹形态(急性期红斑密集丘疹丘疱疹小水疱渗出亚急性期小丘疹结痂鳞屑为主慢性期皮肤增厚浸润苔藓样变等)、瘙痒情况(各期不同程度瘙痒及规律);儿童湿疹要注意婴儿特殊表现及易继发感染等与皮肤薄嫩特点和其他病鉴别,老年人要考虑皮肤干燥角质层薄及合并基础病等与皮肤干燥症等区别,特殊职业人群要关注接触性因素及劳动强度对湿疹的影响。
一、湿疹的症状表现
(一)急性湿疹
1.皮肤表现:
常起病较急,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弥漫全身,多对称分布。
皮肤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搔抓后皮损处有明显渗出倾向,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易转为亚急性期或慢性期。
年龄因素:婴幼儿急性湿疹可能在头面部更为常见,由于皮肤薄嫩,渗出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且因瘙痒婴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睡眠不佳等。
生活方式:如果接触过敏原后发病,如接触新的洗护用品等,可能在接触部位迅速出现上述表现。
2.瘙痒特点:瘙痒剧烈,患者常因搔抓而加重病情,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瘙痒可能导致其不断搔抓,进一步损伤皮肤,增加感染风险。
(二)亚急性湿疹
1.皮肤表现: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
红斑颜色较急性期变淡,丘疹也不再那么密集,可出现脱屑现象。
年龄因素:儿童亚急性湿疹可能皮肤修复相对较快,但如果护理不当仍易复发或转为慢性。
生活方式:如果在亚急性阶段仍接触刺激物,可能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2.瘙痒情况:瘙痒程度较急性期减轻,但仍有瘙痒感,患者可能不自觉搔抓,影响皮肤恢复。
(三)慢性湿疹
1.皮肤表现: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
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局部皮肤纹理加深,有苔藓样变。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部位,多对称分布。
年龄因素:成年人慢性湿疹可能因长期摩擦等因素导致皮肤增厚更明显,儿童慢性湿疹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基础皮肤屏障功能问题,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可能加重慢性湿疹的皮肤增厚等表现。
2.瘙痒特点:瘙痒剧烈,呈阵发性,夜间尤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可能因夜间瘙痒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二、湿疹的自辩要点
(一)根据发病部位判断
1.头面部湿疹:
婴儿头面部湿疹较为常见,表现为头皮、面部红斑、丘疹等,可能累及眉毛、耳部等。如果婴儿头面部出现上述表现,需考虑湿疹可能。
成年人头面部湿疹可能与接触化妆品、染发剂等有关,表现为面部红斑、脱屑等。
2.四肢湿疹:
上肢湿疹可能因接触外界物品如工具等,下肢湿疹可能与行走、接触地面物质等有关。四肢湿疹常表现为对称分布的皮疹,有红斑、丘疹、渗出等不同阶段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四肢湿疹可能因玩耍时接触地面等,而老年人四肢湿疹可能与皮肤干燥等因素相关,皮肤干燥基础上更易出现湿疹表现。
(二)根据皮疹形态判断
1.急性期皮疹形态:主要是红斑、密集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渗出等,根据这些典型形态可初步判断为急性湿疹。
2.亚急性期皮疹形态:以小丘疹、结痂、鳞屑为主,少量丘疱疹及糜烂,可根据这些特征判断为亚急性湿疹。
3.慢性期皮疹形态:皮肤增厚、浸润、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可据此判断为慢性湿疹。
(三)根据瘙痒情况判断
无论处于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期,湿疹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且瘙痒特点有一定规律,如急性期瘙痒剧烈,慢性期阵发性夜间尤甚等,可根据瘙痒情况辅助判断湿疹阶段。
三、不同人群湿疹自辩注意事项
(一)儿童湿疹自辩
1.年龄特点:婴儿湿疹有其特殊表现,如头面部多发,因婴儿皮肤娇嫩,家长需密切观察皮肤红斑、丘疹等情况,且儿童表达能力差,主要通过哭闹等表现反映瘙痒情况,家长要注意儿童的行为变化。
2.特殊风险:儿童湿疹如果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如出现脓疱等表现,要及时辨别。同时,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患湿疹,且在判断时要考虑其皮肤薄嫩的特点,与其他皮肤疾病如接触性皮炎等相鉴别。
(二)老年人湿疹自辩
1.皮肤特点:老年人皮肤干燥,角质层变薄,在判断湿疹时要注意与皮肤干燥症等相区别,湿疹在老年人可能表现为皮肤增厚等慢性湿疹表现更为突出,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湿疹愈合相对较慢,且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感染等情况。
2.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生活方式相对固定,如洗澡频率、使用的洗护用品等,如果长期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易诱发或加重湿疹,在自辩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皮肤的影响。
(三)特殊职业人群湿疹自辩
1.接触性因素:如接触化工原料的职业人群,可能因长期接触刺激性或过敏性物质,手部等暴露部位易患湿疹,要注意观察手部皮肤的红斑、丘疹等表现,与工作环境中的接触因素相关联,判断是否为湿疹及病情严重程度。
2.劳动强度影响:某些重体力劳动职业人群,皮肤摩擦等情况较多,慢性湿疹可能更为常见,要注意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等表现与劳动强度导致皮肤损伤的关系,同时考虑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做好湿疹的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