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是胃部肌肉强烈收缩的症状,多由饮食、神经、胃部受冷等因素致,疼痛突发、阵发性、中上腹为主,伴恶心呕吐等,病史采集体格查多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一般不需特殊,非药物干预有保暖、调饮食、放松精神等,药物用解痉药,预后良好;胃绞痛是胃部强烈收缩或痉挛性疼痛,由胃部疾病或其他因素致,疼痛更剧烈持续,伴腹胀反酸等,病史采集体格查可能有上腹部压痛等,辅助检需胃镜等,治疗针对病因,胃炎需除幽门螺杆菌等,胃溃疡需抑酸护胃等,幽门梗阻轻可禁食等重需手术,预后依病因,单纯胃炎预后好,胃溃疡不规范治可反复发作致并发症等。
一、定义与概念
胃痉挛:是一种胃部肌肉强烈收缩的状态,多由神经功能性异常导致,也可因胃器质性疾病引起,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病。
胃绞痛:是胃部疼痛较为剧烈的一种表现,通常是由于胃痉挛、胃部炎症、溃疡、梗阻等多种原因引发胃部强烈收缩或痉挛性疼痛。
二、病因方面的区别
胃痉挛
饮食因素: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如大量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生食等),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痉挛,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寒冷食物刺激更敏感。
神经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时,可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胃部肌肉,导致胃痉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长期精神压力大的成年人更易出现。
胃部受冷:腹部着凉,如夜间睡眠时腹部暴露、空调温度过低直接对着腹部等,可引起胃痉挛,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体质较弱者更易受影响。
胃绞痛
胃部疾病:
胃炎:急、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存在炎症刺激,可引发胃绞痛,各年龄段均可患病,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暴饮暴食、酗酒等)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的溃疡面受到胃酸刺激时,易出现胃绞痛,中老年人相对多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幽门梗阻:胃、十二指肠部位的病变导致幽门梗阻,胃内容物排出受阻,可引起胃绞痛,多见于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发病年龄无特定限制。
其他因素:
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绞痛,不同年龄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均可能发生,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食物中毒: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胃部炎症反应,出现胃绞痛,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
三、症状表现区别
胃痉挛
疼痛特点:疼痛突发,多为阵发性、剧烈的绞痛,但疼痛程度相对胃绞痛可能稍轻一些,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部。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发生胃痉挛时,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哭闹不安,且呕吐相对较为常见。
胃绞痛
疼痛特点:疼痛更为剧烈、持续,呈绞痛性质,疼痛部位同样多在中上腹,但疼痛程度更重,有的患者可能难以忍受。
伴随症状:除了恶心、呕吐外,还可能伴有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胃溃疡引起的胃绞痛可能有与进食相关的规律,如进食后疼痛等特点,不同病因导致的胃绞痛伴随症状可能有所差异。
四、诊断方面的区别
胃痉挛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近期饮食情况、有无腹部着凉、精神状态等,儿童患者需询问家长其饮食及生活环境情况。
体格检查:腹部查体多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
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若怀疑有其他病因,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排除感染等情况。
胃绞痛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既往胃部疾病史、药物服用史、饮食情况等。
体格检查:可能会有上腹部压痛,若为胃溃疡穿孔等严重情况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辅助检查: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部黏膜情况,明确是否有胃炎、溃疡等病变;还可能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了解胃部周围器官情况;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五、治疗原则区别
胃痉挛
非药物干预:
保暖:对于因腹部着凉引起的胃痉挛,可通过热敷上腹部,如使用热水袋等,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儿童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调整饮食:让患者饮用温水,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温热、易消化。
放松精神:对于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痉挛,可通过安抚情绪、放松身心等方式,如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成年人可通过自我调节,儿童患者则需要家长给予安抚。
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使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等,但儿童应谨慎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胃绞痛
针对病因治疗:
胃炎: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需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不同年龄段患者用药需考虑年龄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儿童用药需选择儿童适用剂型。
胃溃疡: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铋剂保护胃黏膜,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同样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幽门梗阻:轻度幽门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严重幽门梗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方案需综合评估。
对症止痛:在明确病因前,可适当使用解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需谨慎,避免掩盖病情,儿童患者更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六、预后方面的区别
胃痉挛
一般预后良好,通过去除诱因,如调整饮食、保暖、放松精神等,症状多可迅速缓解,预后不受年龄等因素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经过及时处理后恢复较快。
胃绞痛
预后取决于病因,若是单纯胃炎经过规范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较好;而胃溃疡患者若不规范治疗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预后相对复杂,中老年人患胃溃疡等疾病时需更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儿童患胃部疾病时也需积极治疗以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