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或休克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内镜或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有腹痛、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治疗有内科止痛、外分泌替代、糖尿病治疗及手术;儿童胰腺炎少见与特定因素有关需密切监测和合理用药调整饮食,老年胰腺炎多合并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用药需考虑基础病及器官影响,妊娠期胰腺炎罕见病情严重需兼顾母婴安全权衡治疗方案并监测胎儿。
一、胰腺炎的症状
(一)急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等,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加重,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且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作。
2.恶心、呕吐: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呕吐后腹痛症状多无缓解。
3.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超过39℃,需考虑合并感染等情况。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尿量减少等,主要是由于大量炎性渗出、有效血容量不足、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等导致心肌收缩不良等引起。
(二)慢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等,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放射至背部、两胁部等,疼痛可因饮酒、进食油腻食物等诱发,后期可出现持续性腹痛。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大便色浅、量多、有油滴)、体重减轻等,这是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相关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是因为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二、胰腺炎的治疗
(一)急性胰腺炎治疗
1.一般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酶对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自身消化,一般需持续胃肠减压至患者腹痛、呕吐等症状缓解。
补液、防治休克:迅速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治休克。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情况等调整补液的种类和量,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需要补充胶体液等。
2.抑制胰液分泌
抑酸药物:常用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液分泌。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能抑制胰液、胰高血糖素、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减少内脏血流量,对缓解腹痛、减少局部并发症等有一定作用,适用于中重症胰腺炎患者。
3.抗感染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等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需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等。
4.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在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内镜治疗,以解除胆道梗阻等病因。
5.手术治疗:对于重症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出现胰腺坏死感染、胰腺脓肿、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引流术等。
(二)慢性胰腺炎治疗
1.内科治疗
止痛治疗:对于腹痛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但要警惕药物成瘾等问题。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补充胰酶制剂,如口服胰酶片等,以帮助消化,缓解脂肪泻等症状,一般需在进食时服用。
糖尿病的治疗:对于出现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糖尿病的患者,根据血糖情况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进行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
2.手术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痛、胰腺有假性囊肿或脓肿形成、胰管狭窄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胰管减压术、胰腺切除术等。
三、不同人群胰腺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胰腺炎
1.特点: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胆道蛔虫、先天性胆道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起病较急,腹痛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2.注意事项:在治疗时需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考虑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器官有损害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保证儿童的休息,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在急性期需严格禁食,病情缓解后逐渐恢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二)老年胰腺炎
1.特点:老年胰腺炎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往往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腹痛可能较轻,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且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
2.注意事项: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在补液等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功能等,防止出现心衰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但需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等情况合理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同时要注重对基础疾病的控制和护理,如控制血糖、血压等。
(三)妊娠期胰腺炎
1.特点:妊娠期胰腺炎较为罕见,但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大。病因多与胆道疾病、妊娠剧吐等有关。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诊断相对困难。
2.注意事项:治疗时需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谨慎使用;生长抑素等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需进一步评估。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如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等。同时要加强对孕妇的护理,保证营养供应,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