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即胸腔积液是胸腔内液体过多积聚,常见病因有感染性因素(结核杆菌、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相关因素(原发性肺癌、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其他因素(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治疗需针对病因及胸腔积液引流,不同人群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肺积水医学上通常称为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腔内液体产生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就会形成肺积水。
一、常见病因
1.感染性因素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性胸膜炎是引起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中青年人群,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结核感染导致肺积水也较为常见,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结核杆菌后更容易引发胸腔内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积液产生。
细菌感染:如肺炎旁胸腔积液,多发生于有肺部感染的患者,例如肺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细菌感染蔓延至胸腔可引起胸腔积液,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生肺炎旁胸腔积液的风险可能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
2.恶性肿瘤相关因素
原发性肺癌:肺癌是导致胸腔积液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细胞侵犯胸膜或转移至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长期吸烟的人群,男性发病率相对可能略高于女性,但女性肺癌患者也不少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
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如乳腺癌、胃癌、肝癌等转移至胸膜,也会引起胸腔积液,不同肿瘤转移至胸膜导致肺积水的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总体多见于中老年人。
3.其他因素
心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导致的心力衰竭,可引起胸腔积液,称为心源性胸腔积液,老年人是心功能不全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发生心源性肺积水的几率增加,女性在某些心脏疾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例如某些风湿性心脏病在女性中的表现可能有其特点。
低蛋白血症: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胸腔积液,不同病因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人群分布不同,肝硬化多见于长期大量饮酒或患有病毒性肝炎等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肾病综合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时有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肺积水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积液量增加,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儿童由于胸腔容积相对较小,少量积液也可能较快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老年人呼吸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肺积水时呼吸困难可能更为突出,活动后加重明显。
胸痛:炎性积液时多有胸痛,可为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较为典型;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胸痛多为隐痛或胀痛。
其他症状:如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还可能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可能伴有心悸、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能有水肿、乏力等表现。
2.体征
视诊:积液量较多时可见患侧胸廓饱满。
触诊: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语颤减弱。
叩诊:患侧呈浊音或实音。
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少量积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弧形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大量积液时患侧胸腔呈大片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老年人胸部X线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情况,还可发现肺部的病变,对于诊断病因有重要价值,例如能更清楚地发现肺部的肿瘤病灶等,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进行胸部CT检查来辅助诊断肺积水。
2.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外观检查:结核性胸腔积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化脓性胸腔积液多为黄色脓性;血性胸腔积液可见于恶性肿瘤、结核、肺栓塞等情况;乳糜样胸腔积液常见于胸导管破裂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包括胸水常规、生化、细胞学、病原学等检查。胸水常规检查可了解细胞数等情况,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胸水生化检查可测定蛋白、葡萄糖等指标,恶性胸腔积液时乳酸脱氢酶(LDH)常明显升高;胸水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病原学检查如查找结核杆菌等有助于明确感染病因。
四、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结核性胸腔积液:主要是抗结核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在儿童中使用抗结核药物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儿童的肝肾功能相对不成熟,需要密切监测;老年人使用抗结核药物也需要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肺炎旁胸腔积液: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胸腔积液的引流等处理。
恶性胸腔积液:根据病情可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控制肿瘤进展,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
心源性胸腔积液:主要是治疗心功能不全,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但要注意药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可能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儿童心功能不全导致肺积水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谨慎用药。
低蛋白血症相关胸腔积液:主要是治疗原发病,补充白蛋白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胸腔积液: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老年人中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特别谨慎,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胸腔积液的引流
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引起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缓解症状。在儿童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时要更加轻柔、准确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人由于胸廓等结构的变化,操作时也需要更加小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