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伴有泌尿系感染是指前列腺发炎同时泌尿系统受病原体感染出现一系列症状,发病机制有逆行感染(如不注意卫生、不良生活习惯、前列腺增生等致细菌逆行)和血行感染(相对少见)及前列腺与泌尿系统解剖关系密切,临床表现有前列腺炎相关局部疼痛、排尿异常、前列腺液异常及泌尿系感染相关膀胱炎、尿道炎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直肠指检、泌尿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尿液、前列腺液检查),治疗分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抗感染治疗(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前列腺炎伴有泌尿系感染的定义
前列腺炎伴有泌尿系感染是指前列腺发生炎症的同时,泌尿系统(包括尿道、膀胱等)也受到病原体感染,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
二、发病机制
1.病原体感染途径
逆行感染:细菌等病原体可从尿道外口逆行向上,经尿道进入前列腺和泌尿系统其他部位。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尿道外口的细菌容易沿尿道上行,男性若有不洁性行为等情况,增加了病原体逆行感染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相对较少发生,但如果存在尿道畸形等情况也可能发生;成年男性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憋尿等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有利于病原体在尿道内滋生并逆行感染;老年男性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留,为病原体感染创造条件。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前列腺和泌尿系统,引起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逆行感染来说较少见。
2.前列腺与泌尿系统的解剖关系: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尿道从前列腺中间穿过,泌尿系统的尿道与前列腺关系密切,这使得前列腺一旦发生炎症,容易波及泌尿系统,反之泌尿系统的感染也容易累及前列腺。
三、临床表现
1.前列腺炎相关表现
局部症状:前列腺区域会出现疼痛,可表现为会阴部、耻骨上区、腰骶部等部位的隐痛、胀痛或坠痛。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会阴部有持续的不适感,久坐或长时间骑车后症状可能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可能难以准确表述疼痛部位,但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成年男性可明确指出疼痛区域;老年男性可能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等问题,疼痛表现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的症状相互交织。
排尿异常: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能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需要排尿一次;尿急是指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尿痛则是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有灼热感或刺痛感。
前列腺液异常: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等异常情况。
2.泌尿系感染相关表现
膀胱炎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还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尿液可呈浑浊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例如,急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频繁排尿,每次尿量不多,同时伴有下腹部的坠胀疼痛。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膀胱炎可能与卫生习惯差、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等有关,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成年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特点相对更容易发生膀胱炎,但男性也可能因上述感染途径发生膀胱炎;老年男性膀胱炎可能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梗阻等因素相关。
尿道炎表现:尿道会出现瘙痒、灼热感,排尿时疼痛明显,尿道外口可能有分泌物,初期为黏液性,后期可能变为脓性分泌物。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包括个人卫生情况、性行为情况、是否有憋尿等不良习惯。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要询问家长关于孩子排尿情况、卫生护理等情况;成年患者要询问性生活史、职业特点等;老年患者要询问是否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史。
2.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进行触诊,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例如,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可能会有饱满、增大、压痛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直肠指检的操作和结果判断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直肠指检需谨慎操作,老年患者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情况直肠指检表现不同。
泌尿系统检查:检查尿道口有无红肿、分泌物,膀胱区有无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异常。尿培养可以明确病原体种类,指导抗生素的选用。例如,通过尿培养可以确定是哪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尿液检查要注意标本的采集方法,避免污染;成年患者尿培养结果的解读要结合临床症状;老年患者尿培养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等。
前列腺液检查:通过前列腺按摩获取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等,若进行前列腺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各年龄患者都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刷尿道和泌尿系统的作用。对于成年男性要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车等不良习惯;儿童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老年男性要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保持排尿通畅。
2.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例如,若为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等发育的药物;成年患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时要谨慎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
六、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男性要每天清洗会阴部,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将包皮上翻清洗,防止污垢积聚。儿童要注意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成年男性要注意性生活前后的卫生;老年男性也要保持会阴部清洁。
2.避免不良习惯
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无论是儿童、成年还是老年患者,长期憋尿都容易导致尿液潴留,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
3.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于各年龄人群,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儿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成年男性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提高免疫力;老年男性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等,同时注意营养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