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分为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及慢性非细菌性等类型,有疼痛、排尿等症状,由感染、排尿障碍、精神心理及免疫等因素引起,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需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及心理治疗等,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尿道卫生、避免不良排尿习惯及定期体检预防。
一、定义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遭受细菌、非细菌等因素引发的炎症反应,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
二、分类及常见类型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较急,多因尿道上行感染等途径致病,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是细菌感染所致,病程相对较长,细菌可反复感染前列腺,导致炎症持续存在。
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反应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
三、主要症状表现
1.疼痛症状
可出现骨盆区域疼痛,疼痛部位多样,如会阴部、耻骨上区、腹股沟区、腰骶部等,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坠痛等,时间可长可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因对疼痛感知等因素表现出相对更明显的不适;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机能等因素,疼痛表现相对较隐匿,但仍会影响生活质量。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除骨盆区域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排尿症状
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是指有尿意后迫不及待需立即排尿;尿痛则是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有疼痛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排尿症状相对多样,且可能受生活方式影响,如久坐、饮酒等可能加重排尿不适。
3.其他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这可能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局部炎症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男性,可能因前列腺炎症影响精液质量等而影响生育。
四、发病原因
1.感染因素
细菌等病原体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是常见途径,如不洁性生活、不注意尿道卫生等可能增加细菌入侵前列腺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途径可能有差异,青少年可能因不良性行为等感染,老年男性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导致排尿不畅,进而增加感染概率。
2.排尿功能障碍
一些原因导致的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膀胱出口梗阻等排尿功能异常情况,可使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长期尿液反流刺激前列腺会引发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相关问题,如年轻人可能因长期憋尿等不良习惯导致。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例如,一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因疾病长期困扰,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又可能反过来加重排尿不适和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各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存在,尤其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4.免疫反应异常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前列腺组织,导致炎症持续,这一机制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类型中较为重要,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发病风险不同,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对更易受此影响。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疼痛部位及性质、排尿情况等病史信息,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关注其特殊的生活史、性行为史等,如年轻患者要询问是否有不安全的性行为等情况。
2.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是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压痛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直肠指检时的配合度等可能不同,儿童一般不进行直肠指检,成年男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3.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通过按摩前列腺获取前列腺液进行化验,了解白细胞、细菌等情况,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可能发现致病菌;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异常等表现。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辅助诊断前列腺炎。
细菌学检查:对于怀疑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等,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及确定致病菌,指导治疗。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排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等其他疾病,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和图像解读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如儿童前列腺较小,超声检查时需注意仪器参数设置等。
六、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
根据前列腺炎的不同类型、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则更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
2.综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避免久坐、饮酒、辛辣食物刺激等,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加重前列腺炎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如年轻人要避免过度熬夜、频繁性生活等不良生活方式,老年患者要注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物理治疗:如温水坐浴等物理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坐浴时需注意水温等,避免烫伤等情况,儿童不建议坐浴。
心理治疗:对于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因为心理因素与前列腺炎的相互影响较为密切。
七、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很重要,年轻人避免熬夜,老年患者保证良好睡眠质量有助于机体恢复。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
2.注意尿道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尤其年轻男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老年男性若有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更要注意尿道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引发前列腺炎。
3.避免不良排尿习惯
不要长期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减少尿液反流对前列腺的刺激,不同年龄人群都要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儿童要引导其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4.定期体检
成年男性尤其是有前列腺炎相关症状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直肠指检、前列腺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