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了解症状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有直肠指检等实验室检查有PSA等检测影像学检查有超声等;治疗分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有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物理治疗有热敷、前列腺按摩手术治疗仅用于少数有严重并发症如前列腺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一、前列腺炎的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灼热感,是否有会阴部、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的疼痛不适,是否有排尿犹豫、尿线间断、尿后滴沥等排尿异常情况,以及是否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等。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是否有尿道器械检查史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前列腺炎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男性可能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情况,需要综合考虑。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是前列腺炎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直肠指检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压痛等情况。正常前列腺大小约为4cm×3cm×2cm,质地柔韧,表面光滑,中央沟清晰。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可能会出现体积改变、质地变硬、有压痛等表现。但对于怀疑有前列腺癌的患者,需谨慎进行直肠指检,避免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
2.其他检查:对于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及感染的病原菌,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前列腺液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炎的重要方法,通过按摩前列腺获取前列腺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显微镜下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炎。但前列腺液检查时要注意按摩手法的正确,避免过度挤压造成误差。
(三)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PSA检查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一般来说,前列腺炎患者的PSA可能会轻度升高,但通常<10ng/ml,而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往往会明显升高。不过,在急性前列腺炎发作时,PSA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2.尿液和前列腺液的病原体检测:通过对尿液和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需要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经腹部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形态、结构、大小等情况,有助于发现前列腺有无占位性病变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例如,前列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可能为前列腺回声不均匀等,但超声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CT和MRI检查: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炎患者不需要常规进行CT和MRI检查,但对于怀疑有前列腺脓肿、前列腺癌等情况时,CT或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例如,前列腺脓肿在CT或MRI上表现为前列腺内的低回声或低信号区,有液性暗区等。
二、前列腺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避免饮酒,以免加重前列腺充血,导致症状加重。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一般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不同年龄的患者,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例如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导致水中毒,但也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长期久坐的患者,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建议定时起身活动,避免前列腺长时间受压,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
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对前列腺炎的恢复有一定帮助,但要避免过度性生活或禁欲。对于未婚男性,要正确认识性生活对身体的影响,避免因过度担忧而产生心理负担。
2.心理调节: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因为疾病的反复发作、排尿不适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属要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例如,老年男性可能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而情绪低落,家人要多陪伴和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如果前列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例如,对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对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但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一般需要足够的疗程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避免转为慢性前列腺炎。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尤其是儿童患者,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
2.α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常用的药物如坦索罗辛等,通过阻断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α受体,松弛平滑肌,改善排尿功能。但要注意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用药初期,患者起床等动作要缓慢,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于有疼痛症状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此类药物可以减轻前列腺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疼痛,但要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要慎用。
4.植物制剂:一些植物制剂也可用于前列腺炎的治疗,如普适泰等,具有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三)物理治疗
1.热敷:可以采用温水坐浴等方法,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坐浴时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每次坐浴15-30分钟,每天1-2次。但要注意,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宜进行坐浴,以免导致炎症扩散。
2.前列腺按摩: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以促进前列腺腺管引流,排出炎性分泌物,缓解症状。但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按摩造成前列腺损伤。一般每周可进行1-2次前列腺按摩,但急性前列腺炎患者禁止前列腺按摩。
(四)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炎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少数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出现前列腺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引流脓肿。例如,前列腺脓肿较大,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通过经会阴或经直肠穿刺引流脓肿,或行切开引流术。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