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怎样

来源:民福康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受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胆道疾病处理及时性、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可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评估预后,可通过早期识别治疗、积极处理胆道疾病、控制基础疾病、加强护理康复监测改善预后,轻症预后较好,重症凶险,老年、儿童、合并特定基础疾病者预后有别,及时解除胆道梗阻等对改善预后关键。

一、影响预后的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在1-2周内康复,预后较好。例如,研究显示约80%的轻症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基础治疗以及针对胆道疾病的处理后,能够顺利恢复。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预后相对较差。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据相关研究,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可高达10%-20%甚至更高。其预后与胰腺坏死的范围、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若胰腺坏死范围广泛且发生感染,预后会更差。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和修复能力较差。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如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预后相对younger患者更差。例如,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器官储备功能不足,在面对液体复苏、呼吸支持等治疗时,可能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对较少见,但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其预后也有其特殊性。儿童的胰腺组织相对娇嫩,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代谢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在使用某些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时,需要特别考虑其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但总体而言,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儿童患者预后尚可,但需要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等长期情况。

胆道疾病处理的及时性:

如果能够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如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等方法及时处理胆道结石等病变,可明显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后。因为胆道梗阻是导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因素,及时解除梗阻可以减少胰液的反流,从而减轻胰腺的自身消化,降低病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反之,如果胆道梗阻未能及时解除,胰腺的炎症会持续加重,预后不良。

基础疾病情况: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时,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胰腺炎症后更易发生感染,而且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胰腺组织的修复。研究表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死率较无糖尿病者高。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冠心病等,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炎症反应、液体复苏等因素,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等,从而影响预后。心血管疾病会增加患者的整体风险,使得治疗的复杂性增加,预后相对较差。

二、预后的评估指标

临床症状和体征:

患者的腹痛是否缓解、发热是否消退、腹部压痛等体征是否减轻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腹痛逐渐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腹部压痛范围缩小,提示病情在好转,预后相对较好。反之,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体温持续升高,腹部压痛范围扩大,往往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实验室指标: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会升高,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与预后相关。一般来说,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恢复正常较快的患者预后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重症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能不一定呈典型的进行性升高或降低,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CRP):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CRP水平升高,且其升高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CRP持续高水平提示炎症反应持续存在,预后不良;而CRP逐渐下降则提示炎症逐渐控制,预后较好。一般来说,CRP在发病后48小时内>150mg/L常提示重症胰腺炎。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是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并发症,预后不良;而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提示感染等情况得到控制,预后较好。

影像学指标:

腹部CT:可以评估胰腺坏死的范围、有无脓肿形成、胆道梗阻的情况等。胰腺坏死范围越小,预后越好;如果腹部CT显示胰腺广泛坏死、有脓肿形成等,提示预后不良。此外,胆道的情况通过CT也可清晰显示,如胆道结石的位置、胆道梗阻的程度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都非常重要。例如,通过CT发现胆道梗阻已经解除,胰腺周围渗出逐渐吸收,提示预后较好。

三、改善预后的措施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

对于有胆道疾病基础,出现腹痛等疑似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症状的患者,要早期识别。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淀粉酶、脂肪酶检测、腹部超声或CT检查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要及时进行治疗,包括针对胰腺炎的支持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和针对胆道疾病的处理。对于轻症患者,通过规范的基础治疗和胆道疾病处理,多数可顺利康复;对于重症患者,要加强监护,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进行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治疗。

积极处理胆道疾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胆道疾病治疗方法。对于适合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如胆道结石导致梗阻的情况,尽早行ERCP取石等内镜操作,及时解除胆道梗阻,这是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不适合内镜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胆道疾病。例如,对于胆道梗阻严重、内镜治疗困难的患者,外科手术探查解除梗阻是必要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有助于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同时,密切监测心血管功能,必要时请心血管科会诊,采取相应措施稳定心血管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整体预后。

加强护理和康复监测: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非常重要。对于重症患者,要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对于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风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腹腔高压。在患者康复阶段,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包括胰腺功能、胆道情况等,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或其他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例如,在患者康复后,要建议其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了解胆道和胰腺的情况,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等,以减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风险,进一步改善长期预后。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指胆管疾病或胆道结构异常,造成胰管梗阻,胰腺黏膜屏障受损,胰液外流,胰腺组织自我消化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囊炎严重了会怎样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炎严重了会降低生活质量、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引起胆囊穿孔等。 1、降低生活质量 胆囊炎严重时,可引起剧烈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2、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炎病情严重时,可引起胰管梗阻、胰液外溢、胰酶异常激活,从而造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加重的腹痛、恶
胆囊壁增厚对身体的危害是哪些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壁增厚可能是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癌等疾病引起的,不及时处理可对身体造成危害。 1、胆囊炎 患者因胆道结石、胆汁淤积等因素导致胆囊内炎性病变,可引起胆囊壁增厚。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结石性肠梗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2、肝内胆管结石 患者因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等因素影响胆红素钙的代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需在可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开放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若病情严重,则需放置胃肠道营养管输注要素营养物质,并定期复查。 2、药物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曲肽、乌司他丁、甲磺酸加贝酯等药物
胆囊炎胆囊结石严重了会怎么样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炎胆囊结石严重了可影响生活质量、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等。 1、影响生活质量 胆囊炎、胆囊结石病情严重时,可引起右上腹剧烈绞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2、引起多种并发症 胆囊炎胆囊结石严重时,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穿孔、结石性肠梗阻、胆囊癌等。
胆囊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典型症状、其他症状以及并发症。 1、典型症状 胆囊炎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腹痛、黄疸,疼痛多在进食后或夜间发作,且多呈持续性右上腹痛,疼痛明显时还会向肩部、背部放射。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2、其他症状 部分胆囊炎患者可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呃逆等不适症状。 3、并发症 若胆囊
慢性胆囊炎不治疗会怎样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胆囊炎不治疗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结石性肠梗阻等。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慢性胆囊炎如果不积极接受治疗,容易导致病情急性发作,会导致胆囊内胆汁淤积合并感染,进而导致胆囊壁坏疽,最终形成胆囊穿孔,甚至可诱发感染性休克。 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若慢性胆囊炎不积
胆源性胰腺炎出院能吃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出院能适量吃清淡的食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等,也可服用解痉镇痛类的药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1.清淡的食物 患者出院后可以适量吃小米粥、青菜面等清淡的食物,避免摄入重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患者还可以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血、菠菜
什么叫慢性胆囊炎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并出现慢性变化的一种疾病。 慢性胆囊炎主要是由胆囊结石、胆囊排空障碍、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一般可以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等疾病类型。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胆囊区压痛等异常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结石性
胆囊炎会自己好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炎一般不能自己好。 胆囊炎是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继发感染造成的疾病,不具有自限性,所以不能自己好。胆囊炎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危害。但是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结石性肠梗阻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当患者被确诊为胆囊
胆源性胰腺炎的症状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的症状一般包括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 1.上腹疼痛 胆源性胰腺炎可能会导致胰腺肿大,刺激周围的末梢神经,继而引起上腹部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剧烈疼痛。 2.发热 出现胆源性胰腺炎后,炎症会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免疫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温度上升,继而引起发热。 3.黄疸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张诚 主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原则主要是祛除病症,通畅引流和预防复发。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多采取ERCP治疗。ERCP技术在进行胆胰管造影同时,可以进一步明确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的病因,是存在于胆总管结石胰管的狭窄,还是存在于十二指肠乳头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等病因。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ERCP治疗,主要采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
胆源性胰腺炎能治好吗
卢广平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多是由于胆石症,胆囊炎或酗酒,引起胆道括约肌收缩,胆汁排流不畅,胆汁反流引起屏障破坏,胰酶激活,引起胰腺急性炎症。一般只要排除病因,再加上规范治疗均可以治好。关键是胰腺炎治好以后,生活习惯控制,不酗酒,不吃荤腥食物。建议最好忌酒,油腻食物都不要多吃,可以多吃一点蔬菜水果,刚治愈出院添加食物,一定要先少量添加。如果没有不适再由少
胆源性胰腺炎能自愈吗
卢广平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可以治愈,因为轻型胰腺炎,它一般3到5天左右肠功能就可以恢复了,经过1到2周规范治疗就可以治愈,但是治疗需要到医院进行,不会自己在家里治疗就会痊愈的。因为胰腺炎患者治疗需要禁食,同时还需要足够的热量,保住身体平衡,所以肯定要在医院里面治疗,不能在家里面治愈。重症胰腺炎需要根据严重程度,有没有其他脏器的损害来进行相应治疗,更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必要时可以禁食,同时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食物对胰腺的刺激;其次要注意营养补充,注意水分补充,结合患者病情积极采取抗生素药物抗炎治疗,控制和稳定感染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抑制胰腺分泌,减轻对病变的刺激。在病情平稳以后,再积极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一般急性发作后七天左右,应该针对原
胆源性胰腺炎恢复期能吃什么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能吃易消化、低脂油腻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等,但是要禁止摄入油脂类食物,因为油脂类食物会造成胆汁排泄过多,增加胆道的压力,胰腺的损伤也会随之增加。另外患者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适当休息,一定要戒酒,因为酒精对胰腺的损害比较明显。
胆源性胰腺炎是大病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胆源性胰腺炎病变是否严重,需要结合病情分析。该病变主要肝胆系统病变,导致发生胰腺炎病变,常见原因为胆结石病变。因此患者病情是否严重,主要看胰腺炎病情。如果是早中期患者,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确诊病情后积极抗炎治疗,同时注意饮食习惯调整,可以改善和稳定病情。如果是重症胰腺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是非常严重的病情。
免费咨询